产褥期的观察与护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出版社《临床护理全书妇科·产科分册》第151页(4784字)

①一般护理

A.产后,每日为产妇测一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产后24小时内,产妇因分娩时体力消耗较大,体温可略升高,但不超过38℃。

产后初期,产妇的循环血量有适应性变化,但心搏量未迅速下降,故在产后7~10天有反射性心率减慢,至60~70次/分。

产后,产妇腹压降低,膈肌下降,呼吸深且慢,约14~15次/分。

刚分娩后,产妇血压可略有上升,这是由于胎盘循环停止、子宫收缩所致,可逐渐恢复正常。如血压下降,要考虑休克、产后大出血等,应予以重视。

B.产妇的活动和休息

产后最初24小时,产妇应卧床休息。

24小时后产妇可下床在室内活动,早期活动可促进恶露排出,利于子宫复原,促使大小便通畅,并可防止盆腔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产妇应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从事任何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免发生子宫脱垂。

C.产妇的饮食

产后第一日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以后饮食以富于营养、保持足够热量(每天约12560焦耳)为原则。不偏食,多食高蛋白和汤汁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d.产妇的大小便:产后尿量增加,应尽早自解小便,以免胀大的膀胱妨碍子宫收缩。

产后6~8小时仍未自解小便,产后子宫底达脐上水平,或在子宫底下方另扪到有囊性块状物的上界者,均表明有尿潴留。其护理措施是:

解除产妇怕解小便而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并帮助产妇下床排尿。

置热水袋于腹中部,或用温开水缓缓冲洗外阴部,刺激和诱导膀胱收缩。

可针刺三阴交、阴陵泉、关元、气海等穴,或耳针膀胱穴,一般可于半小时后排尿。

可肌肉注射卡巴0.25mg。

必要时导尿。如尿量超过800ml,或产程过长者,可留置导尿管1~2天,并投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妇于产后因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加上会阴部伤口疼痛,常有便秘。产时已灌肠排便者,产后两日内可无大便。超过两日无大便者,应服缓泻剂,或用开塞露,肥皂水灌肠,并鼓励产妇多吃蔬菜、多饮水。有痔者更应防止便秘。

E.产妇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对产后出汗多、夜晚尤甚者,应勤换内衣及床单。

温水擦浴后,立即用浴巾擦干,以防受凉。

饭前、哺乳前、大小便后要洗手。

保持卧室空气流通。夏季更应注意通风及降低室温以防中暑。冬日取暖,不可紧闭门窗,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②会阴护理

A.每日用温开水、0.2‰过锰酸钾溶液或0.5‰新洁尔灭溶液冲洗会阴部2~3次。会阴有伤口者,应先洗伤口后洗会阴。

B.每次大便后要及时清洗肛门及阴部,再用消毒液擦洗或冲洗,然后放上消毒会阴垫,用丁字带固定。

C.平时尽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要指导产妇正确使用消毒会阴垫,要每日更换清洁丁字带。

D.如会阴水肿,可给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

E.局部红外线照射可促进会阴部伤口愈合,减轻会阴部疼痛。

F.对会阴切开者,应使其向健侧侧卧,以减少恶露浸入伤口。一般在产后4~5日拆除会阴缝线,如伤口感染,应提前引流或扩创。

③观察子宫复原情况

A.应在每日同一时间扪测子宫高度,以观察逐日恢复情况。

B.检查前嘱产妇解净小便,并先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后再测量,按摩时应注意有无压痛。

C.同时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

D.子宫复原不佳时,可给予麦角流浸膏、益母草流浸膏或肌注麦角新硷以促进复原。

E.子宫有压痛、恶露有腐臭气味时,应给予抗感染治疗。

F.产后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称产后痛,其特点是:一般限于经产妇;产后迅速出现,3~4天后消失;为阵发性疼痛,哺乳时加剧。

疼痛剧烈时可针刺三阴交、足三里或适当服止痛剂,也可热敷或按摩下腹部。如疼痛不止,且子宫复原不佳、恶露少者,应考虑子宫腔积血、部分胎盘残留或有异物,应查明原因后作相应处理。

④乳房的护理

A.产后要及时清理乳头,准备授乳。如乳头乳晕有污垢,可先涂石蜡油或植物油使污垢软化,然后用热肥皂水和清水洗净。

B.有乳头凹陷而产前未得纠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如乳头不易拉出,可用一空滴眼瓶,将细端套上橡皮盖,另一端扣在乳头上,用注射器接细针头刺入橡皮盖,抽出空气使瓶内产生负压,使乳头突出。几分钟后取下瓶子,再用手不断牵拉已突出的乳头,使之不再回缩。

C.产后8~12小时开始哺乳。产妇应于每日哺乳前洗手,并用温毛巾擦洗乳头和乳房。擦洗后不要用手抚摸。

D.乳房过度膨胀,常使乳头塌陷。婴儿吸吮困难时,可挤出部分乳汁,使乳房稍软而乳头容易突出。

E.哺乳时,母亲及婴儿均应取最舒适的体位,将乳头轻放在婴儿舌头上方,一手扶托和挤压乳房,促使乳汁外流。但要注意,不要使乳房堵住婴儿鼻孔。

F.一般每隔3~4小时哺乳一次为宜。第一日哺乳时间只需5分钟,以后逐渐延长,需要时最长可达30分钟。

G.每次哺乳必须让婴儿先后吸净双乳。乳汁过多不能吸净时,应将余乳挤出,以促进乳汁分泌。哺乳期限以10个月至1年为宜。

H.乳头皲裂时哺乳,不仅产妇疼痛,且易引起乳腺炎,应注意保护,预防感染。可搽复方安息香酸酊、乙菧酚油剂或50%蓖麻油铋糊剂,于哺乳前将药物洗去。乳头皲裂严重者,应停止直接哺乳,可套上玻璃乳头罩(须紧贴乳房皮肤,不得漏气)后让婴儿吮吸;或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煮沸后再用奶瓶喂哺。

Ⅰ.乳房胀痛:产后3天,开始分泌乳汁。此时乳汁尚少,外流不畅,由于伴有淋巴潴留、静脉充盈和间质水肿,致使乳房出现胀满、硬肿和疼痛,甚至如果腋窝处有副乳者也将出现肿胀硬结和疼痛。这些情况一般属于正常情况,待产后7天乳汁畅流后多能消退。

预防和治疗乳房胀痛的方法有:产后尽早哺乳;哺乳前热敷乳房促使乳汁畅流;两次哺乳期间冷敷乳房以减少局部充血;婴儿吮吸力不足时,可用助吸乳器吸引;哺乳完毕必须挤净或吸净剩余乳汁;可口服散结通乳中药。

J.目前对乳汁不足尚无特效疗法,一般采取如下措施:

保证产妇精神愉快,睡眠充足,营养丰富,多进各种肉汤类食品。

定时哺乳,掌握正确的授乳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血虚气弱型者,可补血益气,辅以通乳,如通乳丹等;肝郁气滞型者,可疏肝解郁,佐以通络,如下乳涌泉散等。

此外,可用通草等中药炖蹄汤饮,或艾灸乳根、膻中,针刺外关、少泽、足三里等。

也可服用甲状腺片等。

K.退奶: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自行哺乳者,应尽早退奶。一般采取如下措施:

限制汤类食物,在乳房胀满前用胸带束紧。

用皮硝250克,分装两袋敷于乳房上,用乳罩固定。

同时用焦麦芽60~90g煎服或泡茶饮,每日一剂,连服3日。

也可在产后立即口服已烯雌酚1~5mg,每日三次,剂量逐日递减,可连服14天。

对未能及时退乳、乳房胀痛、抑乳效果差者,用溴隐定2.5mg日二次,连服14天,效果较满意。

⑤产后检查:一般于产后6~8周进行产后检查,有异常情况者应提前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全身情况(包括血压)、生殖器官恢复情况、乳房和乳汁分泌情况及婴儿发育情况等。

⑥产后锻炼与计划生育:产后24小时产妇即可开始活动,应指导产妇做健身体操,简单的可如图Ⅱ-58。

图Ⅱ-58 产后健身运动

A.抬腿运动(图Ⅱ-58①)。

B.臀部抬起运动(图Ⅱ-58②)。

C.仰卧起坐运动(图Ⅱ-58③)。以上三个动作可增强腹直肌张力。

D.缩肛运动,锻炼盆底肌肉。

E.产后10天后,可做膝胸卧位运动(图Ⅱ-58④),以预防和纠正子宫后倾。

以上体操每天做2~3次,每次十分钟。

产褥期禁止性交,产后6周即应采取避孕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