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测报告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西北大学出版社《现代实用文体写作大全上册》第287页(7875字)

(一)市场预测报告概述

1.市场预测报告的性质

市场预测报告,是对商品的产、供、销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对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作预先测算或推断的一种报告文体。

市场预测报告跟市场调查报告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需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都需要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也可以说,市场预测报告就是市场调查报告的一种特殊形式。

跟一般市场调查报告不同的是,市场预测报告着眼的是“未来”,运用的是预测理论、方法和手段。它要以现在预算未来,以已知推断未知。所以预见性是它的本质特点。预见的准确性是它的根本价值。

2.市场预测报告的作用

市场预测报告可以使企业和管理部门了解市场供应发展的趋势,更深入地掌握市场变化规律,从而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早在春秋时期,大政治家、大商人范蠡就成功地进行过市场预测。他根据市场物价随天时、气候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推测水灾之后,车辆将成为紧俏商品,价格必定大涨,因此应该预作车辆生意。可见市场预测并不是目前商品经济社会才有的事。

当然,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市场预测的作用被大大强化了。二战之后的日本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就是因为他们早就预测出世界会发生能源危机、道路拥挤等问题,因而将汽车向节能化、小型化方向改造发展,结果成功地占领了世界大部分汽车市场。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能否高瞻远瞩,具有战略发展眼光,跟能否成功地进行市场预测有密切关系。

(二)市场预测报告的分类

1.宏观预测与微观预测

根据预测范围的不同,市场预测报告可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两种。

宏观预测是针对某一大类商品,就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平衡情况所作的预测。如《2001年汽车消费行为及预测报告》,就是对整个中国汽车销售市场进行预测的。

微观预测是针对某一种或某一个牌号的商品,就其社会总需求量所作的预测。如《二甲基亚砜市场预测报告》就是对某种化学工业原料的销售前景所作的预测。

2.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

根据预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

定量预测指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法进行的预测,所谓统计分析法,是主要根据已有的大量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出大量数据,从中发现产品的供求趋势。所谓经济计量法,主要是根据各种因素的制约关系用数学方法加以预测。

定性预测是对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如产品质量、价格、消费对象、销售网点、用途等等进行调查、分析、综合之后,对供求前景作出推测和判断。

3.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

一般把一年以内的预测称为短期预测,一年以上五年以内的预测称为中期预测,五年以上的称为长期预测。短期预测适用于产销变化大的商品,中期预测适用于耐用商品,长期预测适用于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商品。

(三)市场预测报告的写作

1.标题

市场预测报告的标题一般采用格式化写法,由预测范围、预测时间、预测对象、文种四要素构成,其中范围、时间两项的顺序可以倒换。如《北京地区1982年到1985年啤酒需求量的预测》,范围在前,时间在后;而《1992年~1995年国产照相机销售趋势预测》,就把时间因素放在了前面。

此外,标题也可以采用新闻式写法,直接显示事实或结论,如《儿童用品市场需求潜力大》。

2.正文

正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现状。包括预测对象的历史和现状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这部分的内容,要依靠广泛、细致、深入的调查才能获得。为保证预测的科学性,有关资料和数据必须真实、充分、有代表性。这部分的写作还要注意选择提炼,避免大量堆砌现象和数字使文章臃肿,主次不分。

第二部分:预测。以上一部分内容为基础,对商品市场的趋势和规律进行推测、判断。这是市场预测报告的核心部分,要求方法科学、推断准确。

第三部分:对策。根据推断结果,向商品生产的决策部门以及生产和销售厂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部分最能显示预测报告的价值,是作者经验和智慧的综合体现。

三部分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行文时既要注意层次清楚,又要注意文脉贯通,使全文浑然一体。

【例文】

新股研究:2002年一季度市场预测报告

时下,投资者对恢复良好市场状态的信心每况愈下,对目前大盘下杀、反弹、上涨已抱着无可奈何花去也的冷漠态度,悲观使之较多地失去理智,失去判断力,失去原本就不甚完善的分析能力,为此,我们本着理性、客观的原则来看待这个市场,寻找市场的价值中枢,发现在另一种过度疯狂所掩盖下的投资机会,同投资者一道来共同度过春天之前的“三九”严寒。

(开头简单描述证券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情绪悲观的现状,提出理性、客观看待市场的原则。)

理性面对目前的市场窘境

大盘至去年六月以来已连续下挫35余周,沪指近千余点,深沪总市值萎缩1/3以上,市场也在沸沸扬扬的“赌场论”、“海龟论”、“减持论”、“监管论”、“入世论”等理性与非理性的碰击中迈入一新的年头,各种讨论已成过去,各种疯狂已尽表现,留给你我的是狂轰滥炸的掩体下一息尚存的精神和面对这千疮百孔市场的不死气概。

一、国有股问题:这是个萦绕市场多时的阴霾,是多种悬念中存在着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如利剑高悬使人惶惶不可终日。1月28日,证监会拿出一国有股减持的“集体智慧讨论结果”。这一结果从字面来理解,似乎在折价出售、送股、配送认股权证等方面对流通老股东有利,但其不仅未使原国有股减持之问题焦点一一定价、定量得以解决,却衍生出包括基准价确定、冻结期长短、非流通股东如何协议定价等更多的非确定因素即不可控制的风险因素,换言之即无论国有股以任何方式减持都必须由市场来加以全面消化而不管容量有多大、时间有多长,在谈及股票需求的同时却只字不提市场能得以平衡的另一面——“资金供给”,于是就得到了28日深沪市场的“正面回答”。现在的问题是减持方案未出台会造成市场预期利空,而出台则形成长期实质性利空。这一因素依然是影响节后乃至今后大盘趋向的最重的砝码,也是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研究力量所不能加以前瞻性预测的,是必须由管理层就市场供需双方给出明确指导性政策方能加以左右的。另外,由于3月上旬将召开人大会议,证监会必须要拿出一计划蓝本以呈递人大讨论,那么,若方案能够通过,在这种形式下,大盘的主基调将维系在下降与短调的交错起伏之中。这一趋势有可能保持两到三年之久,而节后3月的行情仅能完成这起伏中的反抽之一。若方案不能通过,则国有股减持将搁浅而可能被市场视为中期利好,则今年有可能出现一波可观的上扬行情,3月份就是超跌个股反弹、抗跌个股报复、板块轮流启动的初现时期,大盘及个股会出现10%以上的获利机会。

二、资金问题:行情得以上行的基础就是增量资金的补充。目前市场交易量的萎缩直接造成投资者裹足不前。理性地看,在经过去年的“挤泡沫”运动后,市场资金目前大体可分为两大块,一是已被挤出去的,包括银行、信用社、券商及各类机构等,这类资金的态度是“谨慎加观望”,在监管的利刃下,好不容易逃脱又岂敢再次犯上作乱,除非有意图的护盘做盘行为,有政策当然最好,没有政策也就只能见机行事了。另一类属一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它们要不就已深度被套,死活都不当回事而听天由命,要不就是有较为复杂的背景和雄厚的资金做铺垫,敢于抄底,敢于补仓,敢于突击做短线,这也是构成历次短线反弹的主流资金。推迟已久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有望在2月初召开,监管、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仍将是其首要任务,且从对国家经济的冲击来说,化解金融风险,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入世抵抗力是要花一定代价的,管理层不会重新大幅打开进入股市的资金缺口。故造就股市大行情的可能性较小,但3月依然是各类资金略显松驰而寻求年度投资机会的初期,另在预期降息的前提下,全国资金总量完全可维持在2000亿~3000个亿的流动范围内,相对于大盘会出现起码10%的震荡机会。

我们总结1996年市场大扩容以来沪指月平均交易金额情况;

(对国有股减持这一长期存在的利空消息是否能变为现实的分析,认为减持方案不能通过将使股市出现一波上扬行情。)

从中不难看出,在沪指月均成交额达2000个亿以上时大盘存在较大的回吐下调压力,而当沪指月交易金额在1000个亿以下时(1998年沪指有6个月在1000亿以下),月换手达到极限,大盘将处于一较大的底部区域,更何况目前沪指大盘同1998年的总市值已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了。故大盘随时有望出现阶段性底部而在3月份起展开一轮较为可观的反抽行情,且全年高低点的振幅不少于400~500点。

(对大量资金是否进场操作进行预测,得出较为乐观的结论。)

三、政策问题:虽说是对3月行情的判断,但有关政策却是贯穿于全年并对股市产生较为深刻影响的,其影响力度将在节后3月份开始逐步显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前文所提到的国有股(应该叫非流通股)减持事宜是市场长期(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的主要矛盾。

2.中共16大的召开将决定新一届的中国领导集体,必然会影响到国内股市的未来走势。

3.入世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与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境外资本的介入和成熟市场的思维渗透,原有的资本市场理念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树立新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模式将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当前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4.2002年深圳有可能推出“高新技术板”,随后创业板也将推出,必将会对主板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资金分流,对市场股价定位体系产生影响。

5.2002年编制中国股市统一指数后,指数期货和期权这些相关金融衍生产品有可能在随后推出,将会确立新的操作理念。

6.美国9·11事件将促使两大教派的冲突可能会影响到全球能源的危机,而且2002年中东的局势一旦恶化,同样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和股市的走势。

7.对台问题仍是悬而未决,一旦有“风吹草动”,都会对投资者的持股信心造成冲击。

8.即将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将直接对节后行情产生较大的指导作用。

9.对降息政策的强烈预期。

四、今年会有行情:尽管“海龟派”的“千点论”搅得人心惶惶,传播媒体也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但我们依然认为今年的形势(特别是上半年)尚不至于漆黑一片,市场依旧存在,市场仍要发展:

(分析有关政策可能对股市造成的影响,坦言其中一些方面具有不可预测性,指出股市的发展前景将与诸多政策走向发生深密关联。)

1.国有股减持需要股市上行(方能发得出去,发得出价)。

2.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需要股市上行。

3.预期降息造就股市上行。

4.稳定压倒一切支撑股市上行。

5.年初资金松动有利股市上行。

6.大量融资需求暗示股市上行。

7.技术分析层面揭示股市上行。

(对未来可能促进股市上行的诸多因素作出预测。)

把握全年的投资机会

2002年将是中国股市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年,市场规则不断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传统的“资金操纵+题材煽情”的机构操作模式将面临空前的政策风险与法律风险,因此“坐庄”操纵为特征的战术将日益衰微,价值投资、组合投资、重视流动性和安全性将成为机构投资者的主流理念。而价值低估型、高成长扩张型、外资购并型、资源垄断型等公司股票有望成为2002年证券市场新的选股思路。因此,我们站在“长线投资者”的角度在年初尽量挖掘值得研究、投资的品种,并给出不同投资类型的可操作范围。

(表示对投资者的操作提出以下参考性意见。)

一、国债、基金和可转换债券可作为保守型投资品种

由于2002年沪深股指的涨跌仍然存有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部分资金充裕的机构投资者和稳健型投资者会格外注意防范风险,将尽可能追求无风险或低风险收益,除打新股外(2002年的新股收益率将很难超过5%),尚可投资于非股票市场。我们在2001年12月14日推荐的国债010107券在上半年(及有可能在3月底前)仍具有3%以上的获利空间。目前有部分证券投资基金市价已低于净值(基金通乾等),部分封闭基金更拥有极为干净、可贵的现金资产(基金鸿飞184700、鸿阳184728等),其收益风险比完全可让投资者放手一搏。可转换债券(如茂炼转债125302)也贴近面值,并且茂炼转债还具备固定利息与差价收益,以及未来可认购一级市场原始股的优势,因此投资国债、可转换债券或基金相比股票来讲,具有交易成本低、风险小,长线收益不菲等好处,可作为保守型投资品种之一。

(指出如果是保守型投资,可注意国债、基金、可转换债券等。)

二、低市盈率绩优股是追求价值型投资者的取向

投资者的取向得利于市场透明化的强行规范,因此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可信度会大大提高,且上市公司要想再次增资扩股必须与分红直接挂钩,从17家已公布年报的情况来看,有2家采取送股与分红结合的方式,而有13家采取纯粹派现的方式,仅有2家未分红派现,而今年年报的分红派现的普遍性和分红总金额有望创历史最高,这也将成为年报的一大亮点。经过近半年来的暴跌,众多高价绩优股的价格已经“价值回归”,特别是部分绩差股被抛售的惨状会促使市场的投机行为将大为收敛,崇尚绩优的新理念也有望逐步形成。因此2001年年报公布前后,对于那些“低市盈率绩优股”将成为市场主力资金所跟踪的对象,而近期大盘基础设施类指数的走势已开始强于沪深综合指数。在这里我们推出:赣粤高速(600296)、粤美的(000527)、民生银行(600016)。

(指出追求价值型投资者应该关注低市盈率的绩优股。)

三、统一指数概念股机会来临

2002年有望发布统一指数,而且指数推出后,若得到市场的认可,将推出股指期货,因此一旦开设指数期货,则统一指数样本股将成为多空双方争夺的筹码。所以部分统一指数样本股必然为机构投资者所关注。虽然现行尚未公布统一指数样本股的选取标准,但是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及国外成熟市场的编制经验,大体上可以前瞻出统一指数选取样本股的原则:流通市值高、交投活跃、有相当的行业代表性、业绩不亏损。就目前大盘形势来讲,这类股票可视为低价蓝筹股的代表,同样可作为价值型和稳健型投资者的选取目标而较有把握地中线持有,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宝钢股份和首钢股份。

(指出统一指数概念股对投资者的意义。)

四、牵要牵头

提前于大盘下跌而又领先于大盘止跌的科技类股票已有整体走强之势并形成大盘反抽的主力军,其中的清华同方更作为先锋部队一枝独秀已上扬了20%之多,历史经验高诉我们,在任何市场中,领涨股无不是走得最强,走得最远,走得最快的股票,是在人们心惊胆战之中绝尘而去的股票,它考验的是超人的胆量和严律的控制力,在大盘相对较弱之时敢于抓住这类股票是的确需要拿出些勇气和具有一定风险承受力的。现在,清华同方就向你发出挑战,同时,还可注意一下净环保(600388)及首旅股份。(600258)。

(对选择高风险同时也可能是高收益的股票提出建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盘目前在一篇悲观情结的背后,做多的条件及能量早已暗流涌动,投资者大可放宽心来,拭目以待。

(号召投资者不要悲观,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