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麻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第839页(982字)

【中医理论】

甘草2两,麻黄4两,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温服。又名甘草麻黄汤,首载《金匮》卷中。适用于里水(即皮水),证见一身面目黄肿,无汗,口不渴,小便不利。也可用于喘息而伴全身、尤其是上半身浮肿,呼吸困难者。麻黄温肺散邪,宣开肺气,发汗利水消肿,为发汗之峻品,以此为君,可使水随汗解,且能提壶揭盖,使小便通利。甘草润肺祛痰,补脾利水,和中缓急,以防汗过亡阳。两药配伍,能和中补脾,宣肺利水。

本方异名有麻黄汤(《千金翼方》卷十九)、麻黄甘草汤(《三因方》卷十四)、二物汤(《普济方》卷三八六)、麻甘汤(《医学入门》卷七)、走通圣散(《金匮要略今释》卷五)。

【临床应用】

1.治疗喘息发作[1]

本方虽然调解里水,但常用于喘息发作,顿服之立刻轻快。顿服量:甘草2g,麻黄3g。先煎麻黄去上沫,再入甘草煎之。

2.治疗肾炎水肿[2]

当患者表现全身高度浮肿,头面上半身重,证见咳喘,胸闷头痛,口渴尿少,腹胀便溏,或恶寒发热,或不发热,微汗出或无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来滑数或沉弦数,辨证为肺气不宣,脾失健运时,法当急则治标,以宣通肺气、健脾利水为法。根据病情不同,选用越婢加术汤等加减治疗,收效甚快。各方均以麻黄为主药。按麻黄辛温,能宣通上焦肺气,肺气得宣,水道通调,水气乃行。在掌握麻黄用量上,一般为9~15g,重则24~30g。当肾炎高度浮肿兼有轻度血压升高时,麻黄应用,亦非禁忌,并未见到此时用麻黄而引起血压再升的情况,相反却能使血压随水肿消退而降至正常。

【参考文献】:

1 矢数道明着,李文瑞译.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增补改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54

2 尚炽昌,冀春茹,苗明三.仲景方药研究应用精鉴.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