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卡因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新编麻醉药物实用手册》第158页(1181字)

【别名】:普鲁卡因酰胺

作用 属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能延长心房的不应期,降低房室的传导性及心肌的自律性。但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较奎尼丁弱。口服吸收好,1-1.5h血药浓度达峰值;肌注10-15min达峰,静注4min达峰。消除t1/2为3-6h,肝脏代谢,肾排除。

用途 适用于阵发性心动过速、频发早搏(对室性早搏疗效较好)、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常与奎尼丁交替使用。

用法和用量

(1)口服:0.5-0.75g,tid-qid,心律正常后逐渐减至2-6次·d-1,每次0.25g。

(2)输注:0.5-1g,溶于5%-10%葡萄糖溶液100ml内,开始10-30min内输注速度可适当加快,于1h内输注完。无效时,1h后再给1次,24h内总量<2g。输注仅限于病情紧急者,如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尤其在并发有急性心肌梗塞或其他严重心脏病者,应经常注意BP,HR改变。心律恢复后,即可停止输注。

(3)静注:0.1-0.2g。抢救危急病人。

(4)肌注:0.25-0.5g。

剂型与规格

(1)片剂:0.125g,0.25g。

(2)注射剂:0.1g(1ml),0.2g(2ml),0.5g(5ml),1g(10ml),安瓿。

注意事项

(1)有厌食、呕吐、恶心及腹泻等副作用;特异体质病人可有发冷、发热、关节痛、肌痛、皮疹及粒细胞减少症等;偶有幻视、幻听、精神抑郁等症状;输注可使BP下降,发生虚脱,应严密观察BP,HR和心律变化。

(2)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的病例,如心室率较快时,宜先用洋地黄类强心药,控制心室率至70-80次·min-1以后,再用本药或奎尼丁。

(3)用药3d后,如仍未恢复窦性心律或心动过速不停止,则应考虑换药。

(4)有用普鲁卡因胺的指征而BP偏低者,可先用升压药(如间羟胺),提高BP后再用。

(5)严重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或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忌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