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第42页(529字)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菌素,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或16元环而得名,红霉素是本类药物最典型的代表。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本类药物的抗菌谱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球菌,包括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炭疽杆菌、淋球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产气梭状芽胞杆菌、布氏杆菌、弯曲杆菌、军团菌、钩端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密切的交叉耐药性存在,因而非诱导耐药性的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①肝毒性。在正常剂量下,肝毒性较小,但酯化红霉素则有一定的肝毒性,故只宜少量且短期应用。②耳鸣和听觉障碍,静脉给药时可发生氨基转移酶升高,但停药或减量可恢复。③可致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④因有局部刺激性,不宜肌注。静滴可引起静脉炎,故滴液宜稀(<0.1%),滴速宜慢。⑤本类药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导致茶碱血浓度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联合应用时应进行茶碱血浓度监测,以防意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