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第120页(1505字)

【别名】 威力甲氨蝶呤,氨甲蝶呤,氨甲叶酸,Amethopterin,MTX,Emthexate,Farmotrex。

【作用与用途】 本品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影响四氢叶酸的生成,从而阻止嘌呤环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抑制RNA与DNA的生成,其作用可被甲酰四氢叶酸钙(CF)所对抗。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及G1/S边界,并对G/S边界有延缓作用。

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对各类型急性白血病均有效,对儿童患者疗效尤佳。对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疗效也较突出。大剂量给药对骨肉瘤、软组织肉瘤、肺癌、乳腺癌及卵巢癌等有效。骨肉瘤术后辅助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可显着提高治愈率。对某些实体瘤如头颈部癌、肝癌、消化道癌等均有效。动脉插管滴注本品对头颈部癌和肝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剂量与用法】 口服:白血病,每日0.1mg/kg左右1次,儿童每日1.25mg~5mg,4岁以下2.5mg,4岁以上5.0mg,成人5mg~10mg。一般有效疗程的安全剂量为50mg~150mg,总剂量应视骨髓情况而定。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人可给鞘内注射每次10mg~15mg,隔日1次,共2~3次。绒毛膜上皮癌,剂量应较大,成人一般给10mg~30mg,口服或肌注,每日1次,连续5日,以后视病人反应可再重复疗程。实体癌,肌注或静注:20mg~40mg/次,每周2次,6周为一疗程;最好做连续动脉内滴注,同时给解毒剂甲酰四氢叶酸钙(CF)间断肌注,常用剂量为本品25mg~50mg/24小时,CF6mg~9mg,每4~6小时肌注1次。如不用CF,则可用0.1mg/kg动脉内注射或滴注。骨肉瘤等,采用大剂量,并配合CF解毒,一般本品剂量为3g~10g/m2,溶于5%葡萄糖液500ml~1000ml中静滴4小时,滴完后2~6小时开始应用CF,剂量为6mg~12mg肌注(或口服),每6小时1次,共3天。为了保证药物能迅速从体内排出,应前一日及滴注的第一、二日补充电解质、水分及碳酸氢钠,使尿量每日在3000ml以上,并保持碱性,对肝功能、肾功能、血象以及血浆甲氨蝶呤的浓度均应逐日检测,并能防止口腔炎、发热、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

【注意事项】 ①胃肠道反应,口腔炎、胃炎、腹泻、严重时可便血。②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对血小板亦有影响。严重时可有全血象下降。③肝肾功能损伤:长期用药可有肾功能损伤、药物性肝炎。④有的病人有脱发、皮炎、色素沉着,鞘内注射或头颈部动脉注射剂量过大时可引起抽搐,妊娠早期使用可致畸胎,少数病人有月经延迟及生殖机能减退。大剂量用药时除上述反应外,常可有发热、头痛、皮疹、口腔溃疡、血清肌酐及氨基转移酶升高。⑤在静滴前后,必须大量补给水分并使尿液碱化,同时还应避免摄入含酸性成分的饮食。在应用大剂量治疗期间及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摄入含酸性成分的饮食能使尿液酸化,可能引起肾中毒,这对于某些病人有致命危险。⑥连续滴注,无论是动脉或静脉滴注,毒性均较单次给药提高数倍。⑦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及孕妇禁用。⑧停药后仍可有血象下降,故在停药后10日内仍继续观察。

【剂型与规格】 片剂:2.5mg/支,5mg/片,10mg/片。注射剂:5mg/支,10mg/支,25mg/支,50mg/支,100mg/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