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促凝血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第304页(297字)

促凝血药(止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出血停止的药物。血液凝固和抗凝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在正常情况下,抗凝因素占优势,因而保持血液的流动性。在组织损伤、血管破裂的情况下,凝血因素占优势,使纤维蛋白形成增加而凝血。

促凝药物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不同阶段而起到止血作用。例如维生素K、凝血质、止血敏等,通过影响某些凝血因子,促进或恢复凝血过程而止血;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抑肽酶等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止血(亦称抗纤溶药)。肾上腺色腙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止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