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第448页(672字)

【别名】 人白细胞干扰素,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人淋巴母细胞干扰素,IFN。

【作用与用途】 本品是在特定的诱生剂作用下,由细胞基因组控制产生的多种蛋白。根据其蛋白组成的不同,可分为a、β、γ三种。具广谱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与所用的剂量及给药时间不同而不同,致敏前或大剂量给药可抑制体液免疫功能,相反,致敏后或小剂量给药可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同样结果也可见于细胞免疫反应。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如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也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剂量与用法】 喷雾:3次/日。肌注:治疗带状疱疹100万U/日,连用5日。治疗肝炎,1000万U/日,连用1~2周。抗肿瘤,肌注或静滴,100万U~300万U/日,1周用1~3次。静脉滴注:艾滋病合并卡氏肉瘤,10万U~60万U/次,1次/日。

【注意事项】 ①常见副作用为发热,初次注射反应最强。纯品较粗制剂反应轻。②剂量过大可出现血细胞减少,偶有过敏反应、肝、肾功能障碍及注射局部的肿痛等。③具过敏体质、严重肝、肾功能不良、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者慎用。

【剂型与规格】 注射剂:100万U/支,300万U/支。气雾剂:8000U~12000U/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