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蓑蛾类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46页(833字)
【形态特征】:
见柑桔蓑蛾类害虫防治部分。
【发生规律】:
大蓑蛾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成虫,雌虫羽化后仍在护囊内,5月下旬后幼虫孵化,由护囊下端爬出,咬叶吐丝织成新护囊。幼虫咬食叶片、枝皮、果实和花芽。幼龄幼虫取食叶片形成半透明网状斑纹,成长幼虫食量很大,使叶片形成小孔和缺刻,在7-9月为害最烈,严重时全叶被吃光。11月间幼虫停食吐丝封闭囊口越冬,并将虫囊缠绕在树枝上。
小蓑娥在杭州地区每年发生2代,第一代幼虫在6月底7月初发生,第二代幼虫9月底10月初发生。越冬后幼虫当气温在10℃左右时,即能取食枝皮和花芽。
【防治方法】:
(1)结合采果和冬季修剪,随时摘除虫囊、捏死幼虫。
(2)掌握初龄幼虫期,喷药防治,并应在点片发生时及早进行挑治,消灭“为害中心”。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由于蓑蛾均有护囊保护,药剂难以渗透,药液要充分喷湿叶背和护蠹。喷药时间宜在傍晚或上午9时前幼虫为害取食时进行,效果才好。在虫龄大时,喷药浓度要增加。
蓑蛾又名袋蛾,俗称避债虫,车袋虫、背包虫等。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为害枇杷、梅、桃、龙眼、柑桔等多种果树。为害枇杷主要有大蓑蛾(Claniavariegata Snellen)和小蓑蛾(Acanthopsyche sp.)两种。属鳞翅目蓑蛾科。分布于各枇杷产区,局部地区为害严重。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枝皮和花果。严重时,成长幼虫食害叶片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全叶吃光,影响果树生长,或使枝条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