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图23)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68页(2492字)

图23 柴胡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原植物均系多年生草本,喜生于干旱草原或荒山坡、沙丘草甸、阳坡疏林下或灌丛中,均为野生。商品因植物来源及性质不同,将前者称为“北柴胡”,又习称“硬苗柴胡”,后者称为“南柴胡”,又习称“软苗柴胡”或“红柴胡”,二者依各地情况同等入药。江苏、安徽等地有以柴胡带有地上部分的幼苗称竹叶柴胡或春柴胡药用。在不同地区尚有以同属植物膜缘柴胡、锥叶柴胡、银州柴胡、黑柴胡等的根作柴胡药用,为地区习惯用药。此外,有一种大叶柴胡,有毒;或有用石竹科瞿麦误充柴胡者,均应注意鉴别。

【性状鉴别】

北柴胡根呈圆锥形,多有分枝,根头部膨大,多具残茎基,向下渐细,长6~ 8cm,直径0.5~1.5cm。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支根痕及横向突起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

南柴胡根外形与北柴胡类似,惟根较细,多不分枝或下部稍有分枝,长6~15cm,直径0.3~0.8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及皮孔,近根头部有多数细而紧密的环纹,顶端通常簇生黑棕色纤维状叶基残留物。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不显纤维状。有显着败油气,味微苦辛。以身干、条粗长、整齐、无残留茎、叶及须根者质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

(二)切制

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三)炮炙

1.醋制 取柴胡片,加醋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柴胡片,用醋20kg。

2.鳖血制 取柴胡片,置大盆内,淋入用温水少许稀释的鳖血,拌匀,焖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100kg柴胡片,用活鳖200个取血。

3.酒制 取柴胡片,用黄酒拌匀,焖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柴胡片,用黄酒10kg。

4.炒制 取柴胡片,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

5.制炭 取柴胡片,用文火炒至外黑内褐黄色,喷入少量水,取出,晾干。

6.蜜制 蜜置锅内,加热至沸,倒入柴胡片,用文火炒至深黄,以不粘手为度。

7.蜜麸制 将麦麸炒热,加入蜜,炒至不粘手时,加入柴胡片,炒至柴胡表面呈黄色为度,取出,过筛,晾凉。每100kg柴胡,用麦麸3kg,蜜1kg。

【性味归经功效】

微寒、苦、辛。归肝、胆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应用】

1.感冒,寒热往来 本品辛苦、微寒,尤善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是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常与黄芩等配伍,如小柴胡汤;治疗感冒发热,常与甘草同用。若热邪较重,可与石膏、葛根、黄芩等配伍,如柴葛解肌汤;现今制成的柴胡制剂或复方注射液,用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2.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本品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常与当归、白芍等配伍如逍遥散;不论内伤肝郁,还是外伤跌打的胸胁疼痛,均可应用,常与川芎、香附、芍药等配伍,如柴胡疏肝散。

3.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本品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疗气虚下陷神疲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常与人参、黄芪、升麻等配伍,如补中益气汤。

本品还可以退热截疟,是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物,常与草果、常山、黄芩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甲拌炒。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备注】

《本草正义》:“约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达于表而外邪自发;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阴分者,举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气自振。”

柴胡根含α-菠菜甾醇、春福寿草醇及柴胡皂苷,另含挥发油等。狭叶柴胡根含皂苷、挥发油、柴胡醇、春福寿草醇、α-菠菜甾醇。柴胡具有镇静、安定、镇痛、解热、镇咳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有抗炎作用;柴胡皂苷又有降低血浆胆固醇作用,柴胡挥发油有抗感冒病毒作用,还有增强机体的免疫作用。

同属植物尚有多种都可以入药,如银州柴胡、兴安柴胡、竹叶柴胡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