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鼓(图25)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73页(1621字)

图25 豆鼓

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加工发酵而成。

【性状鉴别】

干燥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lcm,宽3~6mm。外皮黑色,微有纵横不整的皱折,上有黄灰色膜状物。外皮多松泡,有的已脱落,露出棕色种仁。质脆,易破碎,断面色较浅。有霉臭,味甘。

以色黑、附有膜状物者为佳。

【炮制方法】

炮炙:

1.制豆豉

(1)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g中,待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煮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焖至发酵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焖15~20天。待到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2)取麻黄,苏叶置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倒入净黑豆同煮,煮至黑豆熟,药汁尽为度,取出,略晾,再置容器内,盖上煎过的麻黄、苏叶渣,焖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除去麻黄、苏叶渣,晒干。每1kg黑豆,用麻黄、苏叶各32g。

(3)取黑豆,放入青蒿水中浸透,取出,蒸熟,置适宜容器中,上盖青蒿等药渣,放温暖处使其生霉,至全部生有黄衣,取出,晒干或烘干后,微炒。每10kg黑豆,用青蒿、桑叶、苏叶各1kg,麻黄120g。

青蒿水的制法:取青蒿、桑叶、苏叶、麻黄,加水适量,煮沸1小时,过滤,药液、药渣分置。

(4)取黑豆加水浸1天,蒸3~4小时,待冷装罐,1层黑豆,1层桑叶覆盖,发酵7天,如此反复7次后,晒干。每1kg黑豆,用鲜桑叶适量。

2.炒制 取淡豆豉置铁锅或120℃热锅中、用微火炒香或炒至微焦为度。

按传统医书记载认为,黑豆经蒸制发酵所得的豆豉属苦寒;用黑大豆加苏叶、麻黄所得的豆豉属温。

【性味归经功效】

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应用】

1.感冒头痛 疏散表邪,颇为平稳,无论风寒风热表证皆可应用,常与银花、薄荷、连翘等配伍,如银翘散;若风寒感冒常与桔梗,葱白等配伍,如葱豉桔梗汤、葱豉汤。

2.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本品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热邪,常与栀子配伍以清热除烦,如栀子豉汤其实本品只有宣散之力,无有清热之功。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0~15g,本品以青蒿,桑叶发酵多治风热感冒,热病胸中烦闷之症;以麻黄、苏叶发酵多治风寒感冒头痛。

【备注】

《本草从新》:“发汁解肌,调中下气,治伤寒寒热头痛,烦躁满闷,懊怅不眠。”

本品含脂肪、蛋白质和酶等,淡豆豉发汗能力较弱,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