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图4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123页(1475字)

图48 雷公

本品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全株。主产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叶夏季采、花、果实夏秋采、根秋季采。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扭曲,长可达3m或更长,直径0.5~3cm,表面土黄色,粗糙,具细密纵向沟纹,外皮易脱落,露出橙黄色内皮,皮部易横向环状断裂,露出黄白色木部。质坚硬,难折断,断面呈纤维性,周边橙黄色,皮部红棕色或红褐色,木部黄白色,密布针眼状孔洞。气特异,味苦,微辛。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

(二)切制

茎与根分开,洗净,放通风处晾干,切段。

【性味归经功效】

寒、苦。有大毒。归心、肝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应用】

1.风湿痹痛,或历节疼痛,痛处红肿,手脚屈伸不利、骨节渐大等治疗以上诸证,可单用内服外敷,或与其他祛风湿、活血化瘀药配伍。

2.痈疔恶疮等 本品善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疔疮,可单用捣烂外敷,亦可与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等同捣烂外敷。治疗痈肿,可与蟾酥配伍,相须为用,捣烂外敷治疗腰带疮,常与乌药为末,调搽患处。

3.治疗皮肤瘙痒 将其叶捣烂擦患处。

【用法及注意事项】

本品大毒,内服宜慎,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外敷、调擦。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泡。孕妇、体弱者忌用。

使用时应严格剥净二层根皮,以木质部分入药。雷公藤对机体的作用:对胃肠道局限刺激;对吸收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视丘、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的损害,并能引起肝、心出血与坏死。一般中毒症状:头晕、心悸、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肾区疼痛,血便等。对患有心、肝、肾、胃等器质性疾病患者及孕妇应禁用。用时中毒,应立即停药。中毒后措施,除催吐、洗胃、灌肠、导泄外,可服鲜萝卜汁125g或炖莱菔子250g,或浓茶、血等解毒。

【备注】

中国药用植物志》:“雷公藤、苦、涩、寒。有毒,功能舒筋活血,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根中含生物碱,有雷公藤定碱、雷公藤增碱、雷公藤春碱等;此外尚含大环生物碱,如南藤肉桂酰胺碱等;二萜环氧化合物:雷藤甲素、雷藤乙素、雷藤酮等;尚含雷公藤红(南蛇藤醇)、卫矛醇等。

现代发现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艾滋病病毒有一定疗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