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图265)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579页(2402字)
图265 马钱子
本品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或云南马钱Strychnos pierriana A.W.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原植物系常绿乔木,野生与栽培均有。我国海南省及云南等地虽产,但主要是从国外进口。此外,因产地、植物来源不同,马钱子的外观及生物碱含量均有很大差异。
进口马钱子主产于印度,越南、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及澳大利亚。近年来多从柬埔寨及斯里兰卡进口。国产马钱子主产于云南、海南省等地。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钮扣状,常一面微凹,另面稍隆起,直径1.2~3cm,厚3~6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密生匐伏的银灰色丝状茸毛,由中央向四周射出;底面中央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边缘有微尖突的珠孔。味极苦。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取制马钱子,粉碎成细粉,照马钱子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士的宁含量后,加适量淀粉,使含量符合规定,混匀。
(三)炮炙
1.制马钱子 取沙子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马钱子,不断翻动,烫至鼓起并显棕褐色或深棕色,取出,筛去沙子,放凉。
2.油制 取净马钱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微晾,切为薄片,干燥。另取麻油少许,置锅内烧热,加入马钱子片,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3.炒制 取马钱子炒胀后,刮去毛,研细。
4.甘草制 取马钱子与甘草加水同浸,20~30天(每天换水,至甘草发白时,换新甘草再浸),洗净,去净毛切片;或洗净后,加黄土炒胀,内呈焦黄色,搓去毛,筛净捣碎。
5.童便制 取净马钱子,置童便中泡7天(每2天换童便1次),取出,用清水漂7天(每天换1次水),晒干。用沙炒泡,刮去毛或用童便浸马钱子1周,水漂1天(换水3~4次),洗净,刮去皮及毛,切1cm厚片。晒干或烘干后,用细沙炒至微胀,筛去沙,研细。
6.绿豆制 取马钱子加水浸泡12小时后,加绿豆煮8小时,取出,刮去皮毛,晒至半干加黄沙炒酥,呈老黄色,筛去沙。每100kg马钱子,用绿豆25kg。
7.姜制 取生姜加水熬汁后,加入马钱子同煮,取出焙干或晒干,加黄沙炒至发胀,内呈焦黄色,取出,筛去土,搓去毛,砸碎。
8.甘草,香油制
(1)取马钱子加水泡4天(每天换水2~3次)再加甘草水(先煎水去渣)泡1~2天,煮后,刮去皮切薄片,晒干,加香油炒至黄色,研细。每100kg马钱子,用甘草60kg,香油1kg。
(2)取马钱子加甘草水浸15天(每天换水)刮去皮切片,晒干,加香油炸至微黄色,用纸吸尽油。每100kg马钱子。用甘草6.2kg,香油适量。
【性味归经功效】
寒、苦。归肝、脾经。有大毒。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应用】
1.跌打损伤,痈疽肿痛 本品散结消肿,通络止痛,常与穿山甲等配伍,如青龙丸等。治疗咽喉肿痛,常与山豆根共为细末吹喉。近代用本品配麸皮(2∶1)治疗痈肿,急慢性丹毒,亦有较好疗效。
2.风湿顽痹,麻木瘫痪 本品有较强的通达关节之效。治疗风湿顽痹,常与地龙、麻黄等配伍。治疗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可研末,以甘草粉蜜丸服之。近代用以治疗肌无力,每日服0.45g,分3次服,逐渐可增至每日用1~1.2g,有一定疗效。
【用法及注意事项】
本药日服0.3~0.6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本品不可久服多服,且需砂烫呈棕褐色或深棕色方可入药。孕妇禁用。过量易引起中毒。
【备注】
《医学衷中参西录》:“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它药。”
本品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另含绿原酸,番木鳖苷、脂肪油、蛋白质等。能兴奋脊髓的反射功能,其次能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大量引起惊厥。马钱子碱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对感觉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马钱子亦称番木鳖,另一种葫芦科藤本植物木鳖子,又称土木鳖。两者科属不同,药性各异,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