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图340)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744页(1533字)

图340 牡蛎

本品为海产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的贝壳。原动物多系野生,亦有养殖。牡蛎分左右两壳,一般左壳又称下壳,稍大而深,固着在他物上;右壳又称上壳,稍小如盖,但二者可同等入药。

【性状鉴别】

1.近江牡蛎 贝壳大型坚厚,体形多变,有圆形、卵形、长形或三角形。右壳略扁平,较左壳小,表面环生极薄的黄褐色或暗紫色鳞片,壳面有灰青紫棕等色彩;内面白色,边缘灰紫色,韧带槽长而宽,呈角形,韧带紫黑色。闭壳肌痕大,淡黄色,多为卵圆形或肾脏形。位于中部背侧。左壳较右壳大、厚,同心鳞片的层次更少,内面凹,白色,周缘灰紫色。韧带槽的阔度为长的2/3。

2.大连湾牡蛎 贝壳中等大,壳顶尖,至腹部渐扩张,近似三角形。右壳扁平呈盖状,壳顶的鳞片愈合,其他各区具稀疏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水波状,稍竖起。表面淡黄色间有紫色条纹或斑点。内面灰白色,有光泽,闭壳肌痕大圆形或长方形,黄紫色,位于中央背侧。右壳甚凸,自壳顶部射出放射肋数个,肋上的鳞片坚厚竖起,壳面黄白色,内面甚凹如盒状,灰白色,韧带槽细长而深。

3.长牡蛎 贝壳大型长而厚,呈长条形或长卵形,背腹缘几乎平行,一般壳长为壳高的3倍。右壳较平如盖,自壳顶向后缘鳞片环生,呈波纹状,排列稀疏,壳表面平坦或具有数个大而浅的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壳内面白色,闭壳肌痕大,呈蹄形,棕黄色,位于壳的后部背侧。左壳稍凹,鳞片较右壳更粗大。壳内面韧带槽细长而尖。

以个大整齐、无杂质泥沙、洁净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煅制

取净牡蛎,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取出,放凉,研碎。

(二)盐制

取牡蛎置瓦缸中,用炭火煅2小时至红,取出加盐水拌匀,研细即可。每1kg牡蛎,用食盐12g,水适量。

【性味归经功效】

微寒、咸、涩。归肝、肾经。咸寒清热软坚,质重镇惊安神。

【应用】

1.阴虚盗汗,血热的崩漏、骨蒸劳热 本品有益阴潜阳功效。治疗上述之证,常与白芍、龟板等配伍。

2.赤白带下、崩漏等证 本品有敛阴功效。常与茜草、乌贼骨配伍治疗上述之证。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5~50g。宜先煎。本品湿热实邪者忌服。

【备注】

本品含80%~90%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及氧化铁等。牡蛎内含牛磺酸及10种重要氨基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