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图366)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794页(2555字)

图366 五味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原植物系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均为野生。商品中按分布地区不同,习称前者为:“北五味子”,后者为“南五味子”。通常认为北五味子粒大、肉厚、柔润、气味浓、质量较佳。另外,少数地区尚有以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的果实作五味子药用者,应注意鉴别。

北五味子:主产东三省、河北等地。

南五味子:主产河南、甘肃、湖北等地。

【性状鉴别】

1.北五味子:果实呈不规则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时可见“白霜”。果肉柔软,内含种子1~2粒。种子肾形,长4~5mm,宽3mm;表面黄棕色,有光泽,种皮坚硬而脆,内有淡黄色胚乳,富油性。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2.南五味子 果实较小,直径4~8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较薄,有时微有白色粉霜,果肉常紧贴种子上。种子较北五味子的种子略小,直径3~4mm,表面黄棕色,微粗糙,种背部具有疣状突起。以色红粒大、肉厚,有油性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用时捣碎。

(三)炮炙

1.醋制 取净五味子,加醋拌匀,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至黑色,取出,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五味子,用醋2kg,必要时可加适量水稀释。

2.酒制 取拣净的五味子,加黄酒拌匀,置罐内或适宜的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酒吸尽,取出,晒干即可。每100kg五味子,用黄酒20kg。

3.蜜制

(1)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五味子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100kg五味子,用炼蜜10kg。

(2)先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沸,倒入五味子,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500g五味子,用炼蜜90g。

(3)取净五味子与炼熟的蜜和适量开水拌匀,蒸2~3小时取出,晾干。每100kg五味子,用蜜15kg。

(4)取五味子加水润湿,蒸至红褐色,同蜜拌匀,再蒸8小时,至黑色为度。每500g五味子,用蜜180g。

(5)取五味子用酒蜜拌匀,蒸30~40分钟,取出晒干即可。每1kg五味子,用黄酒120g,蜜150g。

4.炒制 取五味子用文火炒至鼓起,呈紫褐色为度。

5.蒸制 将原药除去杂质及梗,淘净,滤干。置蒸笼内蒸4小时(以上气后算起),取出,干燥,筛去灰屑。

【性味归经功效】

温、酸、甘。归肺、肾、心经。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应用】

1.肺肾虚,久咳虚喘 本品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适于肺肾两虚咳喘、肺虚久咳,常与罂粟壳等配伍;肺肾两虚咳喘,常与山茱萸、山药、熟地配伍;治疗寒性咳喘,常与麻黄、细辛、干姜等配伍。

2.自汗、盗汗 本品能敛肺止汗。无论自汗、盗汗都可与牡蛎、麻黄根等配伍。

3.津伤口渴或消渴 本品有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治疗热伤气阴,常与人参、麦冬等配伍;治疗阴虚内热的口渴多饮消渴证,常与黄花、天花粉、知母等配伍。

4.久泻不止 本品有涩肠止泻的作用,治疗脾肾虚寒久泻,常与吴茱萸、肉豆蔻、补骨脂等配伍。

5.心悸、失眠、多梦 本品有宁心安神的作用。治疗上述之症,常与丹参、酸枣仁、生地等配伍。

6.滑精遗精 本品有滋肾涩精的功效。治疗上述之症,常与肉豆蔻、桑螵蛸、金樱子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6g。研末服,每次1~3g。

表邪未解,实热,麻疹初起,均不宜用。

【备注】

《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北五味子含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糖及树脂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五味子素。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有镇咳祛痰功效;能降低血压;降低血清转氨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等有抑制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