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植株和土壤中残留量检测方法(方法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药残留量实用检测方法手册第3卷》第54页(5654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乔雄梧 秦曙 朱九生 王静
样本中丁硫克百威和克百威用甲醇/磷酸缓冲液提取,3-羟基克百威用0.25mol/L盐酸溶液回流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小型硅胶柱层析或凝胶过滤柱(棉籽)净化,气相色谱法(NPD)测定。
1.主要仪器及设备
气相色谱仪 氮磷检测器(NPD)
普通摇床
分散器
低压层析系统
固相萃取装置
2.主要试剂
甲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环己烷、石油醚、甲苯、氯化钠、无水硫酸钠、浓盐酸、十二烷基磺酸钠
磷酸缓冲液 pH8.0,称3.745g磷酸氢二钾和0.467g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助滤剂 Celite545、活性炭(酸洗)
脱脂棉 用二氯甲烷索氏提取法抽提
凝胶过滤柱 将凝胶(Bio-BeadsS-X3,100~200目)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中溶胀过夜,装入Φ15mm×600mm玻璃层析柱中备用
凝胶过滤用淋洗剂 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
层析硅胶G 10~40μm,在130℃下处理5h以上,1.5%水减活
小型硅胶柱 在内径10mm自制小型玻璃柱中,用10mL丙酮悬浮湿法装柱,依次装入1.0g脱活硅胶G、0.1g活性炭和1g无水硫酸钠,再用10mL石油醚预淋备用。
淋洗剂1#,石油醚
淋洗剂2#,石油醚/甲苯(65∶35,V/V)
淋洗剂3#,甲苯
淋洗剂4#,甲苯/丙酮(95∶5,V/V)
淋洗剂5#,甲苯/丙酮(80∶20,V/V)
丁硫克百威标准品、克百威标准品、3-羟基克百威标准品
3.检测步骤
3.1 土壤中丁硫克百威和克百威的提取和净化
3.1.1 提取
称取20.0g土样于2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100mL甲醇/磷酸盐缓冲液(9∶1,V/V),在摇床上以250r/min提取1h,用布氏漏斗抽滤。
3.1.2 净化
将滤液转入到5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15g氯化钠和100mL蒸馏水,用50mL×3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相,经装有5cm无水硫酸钠层的漏斗过滤到250mL圆底烧瓶中,加两滴乙二醇,用旋转蒸发器(35℃)浓缩至近干,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转入10mL刻度试管中并定容至4.0mL。
取1.0mL加到小型硅胶柱上,用8mL淋洗剂4#洗脱,收集全部洗脱液至K-D浓缩器中,用高纯氮气浓缩至1.0mL,待测。
3.2 棉叶中丁硫克百威和克百威的提取和净化
3.2.1 提取
称取20.0g切碎的棉叶,用100mL甲醇/磷酸盐缓冲液(9∶1,V/V)匀浆2min,在布氏漏斗中加1g助滤剂,抽滤。
3.2.2 净化
将滤液转入500mL分液漏斗中,加15g氯化钠和100mL水,用50mL×3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相,经装有3cm无水硫酸钠层的漏斗过滤到250mL圆底烧瓶中,加两滴乙二醇,用旋转蒸发器(35℃)浓缩至近干,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转入10mL刻度试管中并定容至4.0mL。
取1.0mL,在低压层析系统上过凝胶柱净化,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以2mL/min的速率淋洗。弃去前45mL,收集后25mL并浓缩至约1mL,转移到小型硅胶柱上。用2mL石油醚漂洗容器并加到柱上,再用6mL石油醚淋洗柱子。用2mL淋洗剂2#漂洗容器,并加到柱上,再用6mL淋洗剂2#淋洗。用2mL淋洗剂3#漂洗容器,并加到柱上,再用6mL淋洗剂3#淋洗。均弃去。用2mL淋洗剂4#漂洗容器,并加到柱上,再用6mL淋洗剂4#洗脱,收集此洗脱液到K-D瓶中,浓缩至所需体积,待测。
3.3 棉籽中丁硫克百威和克百威的提取和净化
3.3.1 提取
称取10.0g棉籽样本粉碎混匀,加100mL甲醇/磷酸盐缓冲液(9∶1,V/V),匀浆2min。在布氏漏斗中加1g助滤剂,抽滤,滤渣再用75mL甲醇-磷酸盐缓冲液(9∶1,V/V)匀浆2min,抽滤。
3.3.2 净化
合并滤液于5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25g氯化钠和80mL蒸馏水,用50mL×3二氯甲烷萃取,每次2min。合并二氯甲烷相,经装有3cm无水硫酸钠层的漏斗过滤到250mL圆底烧瓶中,加两滴乙二醇,用旋转蒸发器(35℃)浓缩至近干。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转入10mL刻度试管中并定容至4.0mL。
取2.0mL在低压层析系统上过凝胶柱净化,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以2mL/min的速率淋洗。弃去前55mL,收集随后的25mL。将该组分浓缩至约1mL,转移到小型硅胶柱上。以下淋洗操作同棉叶。
3.4 土壤中3-羟基克百威的提取和净化
3.4.1 提取
称取20g土样,加100mL0.25mol/L盐酸溶液,回流1h。在布氏漏斗中加1g助滤剂,抽滤。
3.4.2 净化
将滤液转入5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15g氯化钠,用50mL×3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相,经装有5cm无水硫酸钠层的漏斗过滤到250mL圆底烧瓶中,用旋转蒸发器(35℃)浓缩至近干,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转入10mL刻度试管中并定容至4.0mL。
取1.0mL加到小型硅胶柱上,用8mL淋洗剂4#淋洗,弃去,再用8mL淋洗剂5#洗脱,洗脱液收集到K-D瓶中,浓缩至1mL,待测。
3.5 棉叶中3-羟基克百威的提取和净化
3.5.1 提取
称取20g切碎的棉叶,加0.25mol/L盐酸200mL,回流1h,在布氏漏斗中加1g助滤剂,抽滤。滤液转入500mL分液漏斗中,加30g氯化钠和0.5mL4%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用50mL×3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相,经装有5cm无水硫酸钠层的漏斗过滤到250mL圆底烧瓶中,用旋转蒸发器(35℃)浓缩至近干,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转入10mL刻度试管中并定容至4.0mL。
3.5.2 净化
取1.0mL加到小型硅胶柱(不含活性炭)上,用10mL淋洗剂4#淋洗,弃去,用10mL淋洗剂5#洗脱,收集洗脱液于K-D瓶中,浓缩至所需体积,待测。
3.6 棉籽中3-羟基克百威的提取和净化
3.6.1 提取
取10.0g棉籽粉碎,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0.25mol/L盐酸溶液150mL,回流1h,冷却后,用加有1g助滤剂的布氏漏斗抽滤,用30mL0.25mol/L盐酸溶液冲洗容器与滤渣。
3.6.2 净化
合并滤液于5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25g氯化钠、10mL4%十二烷基磺酸钠(若仍有乳化现象,适当增加用量),用50mL×3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相,经装有5cm无水硫酸钠层的漏斗过滤到250mL圆底烧瓶中,用旋转蒸发器(35℃)浓缩至近干,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转入10mL刻度试管中并定容至4.0mL。
取2.0mL过凝胶层析柱,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以2mL/min的速率淋洗。弃去前60mL,收集后20mL,在K-D浓缩器中浓缩至1.0mL。转移至小型硅胶柱(不含活性炭)中,用4mL淋洗剂4#漂洗容器,并加到柱上,再用6mL淋洗剂4#淋洗,弃去。用4mL淋洗剂5#漂洗容器,并加到柱上,开始收集洗脱液,再用6mL淋洗剂5#漂洗容器,并加到柱上。将洗脱液收集在K-D瓶中,浓缩至所需体积,待测。
3.7 气相色谱法测定
检测器 NPD
色谱柱 HP-5,15m×0.53mm×1.5μm
检测温度 柱温170℃,3.5min,35℃/min,240℃,8.5min;进样口200℃;检测器250℃(丁硫克百威)
柱温170℃,3.5min,35℃/min,240℃,8.5min;进样口200℃;检测器250℃(克百威)
柱温180℃,10℃/min,240℃,2min;进样口200℃;检测器250℃(3-羟基克百威)
载气 高纯氮40kpa,尾吹气275kpa
燃烧气 空气250kpa,氢气120kpa
进样量 2μL
分流比 1∶2
保留时间 丁硫克百威7.73min,克百威3.07min,3-羟基克百威3.17min
4.结果计算
外标(峰面积)-标准曲线法定量
5.灵敏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最小检出量 丁硫克百威8×10-11g,克百威1×10-10g,3-羟基克百威4×10-10g。
最低检测浓度 在棉籽、棉叶和土壤中丁硫克百威为0.02mg/kg,克百威为0.02mg/kg,3-羟基克百威为0.02mg/kg。
回收率 土壤、棉叶和棉籽中添加丁硫克百威、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0.05~0.50mg/kg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3.1%~108.7%,85.5%~122.8%,73.0%~94.9%。见表1-6-9。
相对标准偏差 1.0%~21.3%,见表1-6-9。
表1-6-9 土壤、棉叶和棉籽中丁硫克百威、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添加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实验结果
6.棉籽和土壤中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气相色谱测定谱图
见图1-6-4。
图1-6-4 棉籽和土壤中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气相色谱测定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