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周口市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河南行》第125页(2566字)

是河南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周口市交通便利,水陆并进,沙颖河横贯市区,此种景象犹如武汉,素有“小武汉”之称。主要旅游景点有关帝庙等。

周口工艺品

皮毛工艺品、汝阳刘毛笔。

静电植绒书画、泥泥

关帝庙

位于周口市区内,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至道光十八年(1838),山西、陕西两省旅周商人集资建成,所以又叫山陕会馆。坐北朝南,华丽壮观,沿中轴线向纵深布局,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58米,总面积1659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大殿、戏楼、春秋阁等。大殿前有清乾隆时建的石牌坊,形体高大,雕刻极精。牌坊两侧置一对铁铸旗杆,高21.5米,铁座呈六边形,共重15吨,奇特壮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女娲城遗址

位于西华县城北9公里思都岗村后,传为远古女帝女娲之都。女娲为我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身人首,相传曾炼五色石补天,捏泥造人。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有外濠沟,内城有夯土台墓,出土陶器多为春秋时遗物。城内建女娲阁,并有古刹泉寺,城西有女娲坟。如今县城还辟有宽阔的女娲广场,中央耸立女娲塑像。

弦歌台

亦名厄台,位于淮阳城西南隅湖中。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野,绝粮七日,弟子饥饿,孔子仍讲诵弦歌不已。后人为纪念此事建了一座宫殿式建筑群。整个建筑为明清建筑风格,屹立在湖中高台上,坐北朝南,大门上方有康熙年间刻立“弦歌台”三字石匾额,台高4米呈长方形,南北长90米,东西宽45米,四面环水,东有肠小道通南关。游人到此,可想见孔子当年困于陈蔡时的情景。

土特产

黄花菜、酱蒲菜。

风味小吃

五香驴肉、周家麻花。

太康红烧肘子、试量狗肉、千层豆腐。

陈楚故城

位于淮阳城区。西周至春秋末曾是陈国国都,名曰陈国故城。战国时楚顷襄王亦迁都于此,故曰“陈楚故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亦定都于此,国号“张楚”。遗址周围15公里,内城城墙高8米,有明化、平信、孝义、永定东西南北四门,门楼三楹两层,城顶有平台。现四门虽已拆除,但建筑格局未变。故城为湖心城,内城垣高出湖水面3-5米,保存完好,周围15公里的外城依然如故。外城有环城湖,面积16483亩,荷花、古迹点缀其间,风景宜人,是我国内陆地区独特的水上岛城。

伏羲陵墓

伏羲陵墓位于淮阳城北1.5公里。淮阳,春秋时为陈国,传说这里是伏羲的国都,春秋战国时这里已建有伏羲墓,后经历代修葺与扩建,现已形成了气势恢宏的陵墓建筑群。整个墓园占地500亩,古木参天,翠柏苍天,楼阁掩翠,金碧辉煌,每年3月,这里都要举行“中华龙都朝祖会”,在伏羲陵前进行大规模的朝拜和祭祀活动。

平粮台古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淮阳城东南4公里大朱村,1979年发现并作考古发掘。是一座距今约4300年的龙山文化城址。平粮台高5米多,占地5万平方米。古城边长185米,城墙残高3米,宽10米,平面呈正方形。南北各辟一门。南城门两侧有门卫房,路下埋设陶质排水管道,以排泄城内污水。城内有用土坯垒砌的高台建筑,四周尚存灰坑、陶窑等遗迹。出土遗物有多种陶质炊饮具和纺轮,石质铲、斧、锛、镞,以及骨凿、骨镞、蚌刀、蚌镰等。遗址对研究我国早期城市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夏商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老君台

位于鹿邑县县城东北隅,又名升仙台,传为老子飞升处。始建于唐以前,后经历代修葺。台高13米,圆柱形,面积700余平方米。台上现存正殿三楹,壁嵌短碑两块,左刻“犹龙遗迹”,右刻“道德真源”。殿内正中有老子李耳汉白玉雕像一尊,高3米。两侧宋代陈抟书“开张天岸,奇逸人中龙”碑刻,字体苍劲洒脱。山门内东侧立铁柱一根,古色黝然,传为老子“赶山鞭”。台周湖水萦绕,殿宇交错,花木成荫,环境幽雅。

太清宫

位于周口地区鹿邑县城附近,是为纪念老子所建,又称老子庙。老子着《道德经》,其思想对道家道教都有深刻的影响,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年间(公元158-166年),以后历代屡加修葺,现存的大概为清初所建。

太清宫前有唐玄宗所立的《道德经注》碑,此外还有宋真宗书碑,以及后代碑刻题记多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