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湖南行》第148页(504字)

坐落在黔阳县沅江、潕水交汇处的黔城镇,为纪念唐代人王昌龄而建。王昌龄(约公元698—765年),字少白,为唐代着名诗人,有“诗家天子”之称。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因写《梨花赋》被贬为标尉(即今湖南黔阳县)。王昌龄上任后,曾在黔阳县东城门文昌阁处建芙蓉亭,饮酒赋诗,宴宾送客,写下了许多优秀诗作。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在遗址重建亭,仍用原名。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知县曾钰,选西城外香炉岩壁地作园,建芙蓉楼,并建亭、廊和长垣等相关建筑,初具规模。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重修,形成现在的规模,主楼为木质,重檐,歇山顶结构,周围护以石栏。楼后正中央有一天然水池,亦名芙蓉池,此地流传有“芙蓉仙子月夜吟诗弄凤箫”的故事。池边东岸为“半月亭”,亭左30米为“耸翠楼”、“三角亭”,右是“玉壶亭”。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状元龙启瑞在壶形石上篆刻的“一片冰心在玉壶”词句竖立亭间。园之南是碑廊,立有岳飞、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及清代武陵女史陈梅仙等历代名人珍贵书法篆刻80多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