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型工作介质(乳化液)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北京出版社《现代综合机械设计手册下》第2373页(1154字)
乳化型液压液(简称乳化液)由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构成,其中的一种液体成为小液滴,并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成为小液滴的一相称作分散相,另一相称作连续相。乳化液分两大类:一类是少量油(5%~20%)分散在大量的水中,称为水包油乳化液,也称高水基液;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中(油约占60%),称为油包水乳化液。
水包油乳化液(O/W)的分离相是油,连续相是水,此外还有助溶剂、防霉剂和抗泡剂等。油的作用是作为各种添加剂的载体,和添加剂一起形成极微小的液滴,分散悬浮在水中。油滴的大小不同,乳化液的外观也不同,有的呈乳白色、蓝白色、灰白色,有的则成为透明液体。水包油乳化液的品种有L-HFAE7、10、15、22、32等5种。闪点一般大于100℃,凝点不高于-5℃。使用的温度范围是5~50℃。适用于矿用液压支架液压系统和其它不要求回收废液的液压系统。水包油乳化液的价格低,且具有难燃性,是其显着的优点。但存在有粘度低、泄漏大、润滑差、易生水锈、易蒸发、易生汽蚀等缺点。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①由于粘度低,泄漏大,故随压力的增加,容积效率急剧下降。系统压力不宜超过7MPa。采用增粘型水包油乳化液,压力可达14MPa。
②由于水容易汽化,故“油”箱应置于高处,使泵的进油口保持正压,且泵的转速不宜高于1200r/rnin。
③元件内壁和乳化液接触部分,因乳化液中有防锈剂,故不易生锈,但金属和水蒸汽接触部分锈蚀严重。因此,系统中应充满乳化液。
④由于乳化液酸值高,易发生由金属电位差引起的腐蚀,故应避免乳化液和镁、锌、镉合金接触。
⑤水包油乳化液的润滑性优于水,但远低于油,其使用寿命可按油的一半估算。
⑥应定期检查乳化液的酸值,浓度和霉菌生长情况。
油包水乳化液(W/O)的分离相是水,连续相是油。直径小于1.5μm的水滴均匀地分布在油中。产品中加有乳化剂、抗磨剂和防腐剂,其特点性能接近于油,又具有难燃性。此外,对橡胶、油箱涂料和金属的相容性也接近于油。品种有L-HFB22、32、46、68、100等5种,闪点均高于纯油,凝点不高于-25℃~30℃,使用的温度范围是5~50℃。使用温度过高时,因水分蒸发易引起气蚀和锈蚀。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水包油乳化液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