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式棘轮机构设计要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北京出版社《现代综合机械设计手册中》第2021页(772字)

图5.10-4所示是偏心扇形块摩擦式棘轮机构。工作行程时,应保证扇形块1与轮2能自动楔紧,满足自动楔紧条件,即轮2作用在扇形块上的总反力(正压力N和摩擦力的合力)的作用线必须在轴心O1、O2之间通过。为此,设计时应使a<φ。其中,a为偏心扇形块在接触点K处的法线与径向线KO1之间的夹角,称为偏心扇形块廓线的升角;φ为摩擦角。当扇形块1和轮2均为钢时,可取a≤6°。其具体结构为;轮2为圆弧线,扇形块1为对数螺旋线(廓线上各点升角相等的理论曲线为对数螺旋线)。在生产实际中,为了便于加工,常用圆弧近似代替对数螺旋线。

图5.10-4 偏心扇形块摩擦式棘轮机构

图5.10-5所示为滚子摩擦式棘轮机构的局部。在工作行程时,应保证滚子能向狭窄处楔紧,而不被挤出。这样,当驱动外环1顺时针转动时,能卡紧滚子2带动轮3转动。其自动楔紧条件为θ/2<φ。其中,θ为两接触点处公切线的夹角,称为楔角;φ为摩擦角。θ不宜过小,以保证回程时滚子容易退出,不发生咬死现象。用淬硬钢时,一般可取θ=2°30'~8°30',负载大时取大值。其具体结构为:外环1为圆弧,轮3的工作表面为对数螺旋线。为了便于加工,常做成图5.10-6所示的结构,包括外环1和若干滚子(通常取4~6个滚子),轮3的工作表面为平面。这种结构有如下几何关系:

h=(R-y)cosθ-r

图5.10-5 滚子摩擦式棘轮机构

图5.10-6 滚子棘轮机构几何尺寸

式中 R为外环1的内半径;r为滚子2的半径;h为轮3的中心到工作表面的垂直距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