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寺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三峡行》第142页(925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玉泉山麓。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有“荆楚丛林之冠”的美誉。

玉泉寺初名普净庵,因东汉建安年间(196—219)普净禅师曾修行于此。南朝梁宣帝敕建覆船山寺。隋开皇(589—600)初,智大师来此讲法,建寺三十六,造像不计其数,始定名玉泉寺。与江苏南京栖霞寺、山东长清灵岩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天下丛林“四绝”,亦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刹”,驰名遐迩。

唐贞观年间(627—649),僧法填增建。高僧神秀(约606—706)曾在此传法,创禅宗北宗,倡渐悟禅学。宋天禧(1017—1021)末,明肃皇后大规模扩建,“占地左五里,右五里,前后十里。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僧舍三千七百”。元、明、清均有修葺。

寺内古建筑共415间,其中主体建筑56间,按照古代营建造法的中轴线布局,寺前有山门,为三开门牌坊,上书“三楚名山”;通过三门和石桥,步入殿内,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左有般舟堂、东禅堂,西有藏经楼、西禅堂。

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面积1253平方米,通高22米,七开间,重檐歇山顶。整个屋架为木结构。没有一个铁钉,构造严谨,形体庄严。殿内48根柱,柱围2米;殿外24根柱,高20米,直径0.8米,为楠木制成。大殿斗拱,造型别致。戗脊之上,安以各种走兽,整个建筑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智慧。

寺内花木峥嵘,古树参天,唐代的银杏、每月开花的月月桂、一蒂二蕊的并蒂“千瓣莲”等都是珍贵的观赏植物,确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殿前的大镬,铸于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重1500公斤,还有元代铸造的大钟、铁釜,以及明清鼎炉和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观音像等碑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