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民族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3》第496页(2714字)

3.6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文化部和中央民委在民族文化宫举行座谈会,座谈设立民族文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问题。 (《人民日报》61.3.8.④)

3.11 新疆博物馆、文管会筹备处在乌鲁木齐举办《自治区出土文物展览会》,展出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物。 (《新疆日报》61.3.11.③)

3.16 新疆文联(扩大)会议历时八天闭幕。会上成立了影协新疆分会和摄影学会新疆分会. (《新疆日报》61.3.18.①)

3.24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成立。 (《宁夏日报》61.3.25.①)

3.29 云南省文联和作协昆明分会,在昆明举行《多少阿波》创作座谈会。 (《云南日报》61.3.29.③)

4.4 西藏各地初步整理出文物一万一千多件,修缮古迹十余处。 (《西藏日报》61.4.4.③)

4.26 作协新疆分会有十个民族八十八名会员,其中有八人参加了全国作协。 (《光明日报》61.4.26.②)

5.5 内蒙古艺术剧院和内蒙古戏曲剧院在呼和浩特成立。 (《光明日报》61.5.9.②)

5.13 作协昆明分会、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召开座谈会,讨论几年来在收集、整理、改编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和编写民族文学中出现的宗教与文学史关系的问题。 (《云南日报》61.5.13.①)

6.8 云南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采集队分赴西双版纳、德宏、红河、大理、楚雄、丽江等地进行音乐采集工作。 (《云南日报》61.6.8.③)

6.11 内蒙古喀喇沁旗文物工作人员,通过对锡伯河、老哈河、小群河等几条主要河流的调查,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十五处,辽代遗址八处,古墓五处和古石刻十三座,并搜集到古代文物五百多件,革命文物二十多件。 (《内蒙古日报》61.6.11.③)

6.15 青海省作协召集部分作者就文学作品的民族化、群众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青海日报》61.6.15.③)

6.20 云南省群众艺术馆组成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收集小组于四月分到玉溪、峨山、楚雄、大姚、新平、永仁、武定等地区,历时两个多月,搜集到彝族十一个支系的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实物、照片、拓片等共一百八十一件。 (《云南日报》61.6.20.③)

6.21 新疆文化部门组成的民间文学研究小组采集到锡伯族民歌八百多首和民间传说、故事、寓言等四十六篇。 (《新疆日报》61.6.22.③)

7.7 新疆考古研究所东疆考古组在吐鲁番阿斯答那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东、北部发现了属于后代的窑址一处,以及座落在遗址北面的二座塔基。 (《新疆日报》61.7.7.③)

7.19 云南省音乐舞蹈工作者组织两个工作组,分别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进行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调查研究工作;云南音乐舞蹈家协会还派出民间民歌调查组配合有关部门到德宏、思茅、楚雄等地区搜集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料。 (《光明日报》61.7.20.①)

7.31 广西僮(壮)族自治区政协、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筹委联合邀请久住南宁的老前辈举行座谈会,座谈搜集整理南宁市的民间传说、故事、掌故和文物等问题。 (《广西日报》61.8.7.③)

7.31-9.20 应乌兰夫主席邀请,中央文化访问团一行二十人,由团长徐平羽率领,到内蒙古海拉尔等地参观访问。九月二十日,由副团长叶圣陶率领离包头回京。 (《内蒙古日报》61.8.4.①;9.21.①)

8.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 (《新疆日报》61.8.10.①)

9.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民族音乐舞蹈新老演员观摩会演。康巴尔汗、阿依吐拉、于山江、则克里、帕霞·依香诺娃和民间歌舞家阿不都古里等都参加了会演。 (《光明日报》61.9.13.①)

10.上旬 民族文化工作指导委员会邀请由内蒙古访问归来的作家、艺术家和教授举行座谈会,听取他们的观感。 (《光明日报》61.10.15.①)

11.27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根据苗族民间故事改编的舞剧《蔓萝花》摄制成彩色影片。 (《人民日报》61.11.28.⑤)

11.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委第二十次委员(扩大)会议,审查通过了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和自治区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等。 (《新疆日报》61.12.2.①)

1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统剧目挖掘整理委员会成立。巩克为主任,刘肖无、伊尔哈里、茅塞等九人为副主任。 (《新疆日报》61.12.10.③)

12.22 广东省东兴各族自治县文化部门召开了全县有名的老艺人座谈会,研究整理有关僮(壮)、京、瑶各族民间艺术遗产问题。 (《南方日报》61.12.22.③)

12.26 贵州省苗、侗、布依、彝、回、僮(壮)和蒙古七个民族的三十名文学艺术工作者被中国作协、剧协、音协、美协的贵阳分会分别吸收为会员。 (《光明日报》61.12.26.②)

12.2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西藏布达拉宫进行了二十五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同时对散乱的经书也进行了整理装帧。 (《光明日报》61.12.30.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