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班主任》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418页(1076字)

【着者】:

短篇小说。刘心武着。刘心武,中国现代作家。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中学的一个故事:光明中学初三(三)班的班主任张老师接受了党支部交给的一个新任务,接纳刚被公安局释放的小流氓宋宝琦入学。消息传开,引起轩然大波。班干部很有意见,一些女同学宣布不来上课。班团支部书记谢惠敏是个品行端正的好学生,她除了随大伙看看电影,唱唱推荐歌曲外别无任何爱好,平时的行动都循规蹈矩,报上没有推荐的书,她没有看过就认为是坏书。听说宋宝琦要来,她认为“这是阶级斗争”。要“跟他斗”!从她身上,张老师敏锐地感觉到在被“四人帮”污染了的社会环境中,新一代心灵遭受的毒害。张老师走访宋宝琦家,了解到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管束,通过和宋宝琦的谈论,他又看到了一个被污水泼得变了形的灵魂。为做好接收宋宝琦入学的准备,张老师从学校、公安局到几个学生的家庭奔走了整整一天。他看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一种对“四人帮”毒害下一代的仇恨,像火一样燃烧在张老师的心中,他喊叫着: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小说通过一位班主任教育青少年的故事,深刻地暴露了“四人帮”不仅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给下一代的心灵留下了深重的“内伤”,揭示了十年动乱中,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造成的恶果。出现在作品中的两个人物:谢惠敏和宋宝琦,虽然他们一个品行端庄,一个恶劣低能,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他们同样地麻木和无知,失去了人的灵魂。作家通过对宋宝琦这个畸形儿的解析,突出地表现了他的空虚、愚昧和无知,指出:“宋宝琦和他的流氓伙伴的堕落的原因之一,出乎一般人的逻辑推理之外,并非一定是由于读了有毒素的书而中毒受害,恰恰是相信他们能折腾就能‘拔份儿’,什么书也不读而堕落于无知的深渊。”宋宝琦是十年浩劫对人性摧残和腐蚀的一个例证。而谢惠敏形象的意义更为深刻,她正当蓬勃向上的青春年华,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可是现实却造就了一个教条和僵化的人物。她只相信用铅字排印的东西,虔诚阅读报纸上的“帮文”。她认为过团日只能读报而不能组织爬山,穿裙子便是“沾染了资产阶级思想”。在对待《虻》上,她也同宋宝琦一样愚昧和无知,她的精神世界也是一片苍白。作家以敏锐的眼光和胆识发掘出一个深受精神创伤的年轻灵魂,以唤起社会的注意。在打倒“四人帮”不久,文坛还是“禁区”处处的时候,作家怀着深切的忧虑,更带着神圣的社会责任感,揭示社会矛盾,提出了尖锐的社会问题,发出了救救孩子,振兴祖国教育事业的呼声,显示了这篇小说振聋发聩的思想意义。荣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

上一篇:《茶馆》 下一篇:《哥德巴赫猜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