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传习录》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29页(871字)

【着者】:

王守仁着。

王守仁(1472-1529),因曾隐居绍兴阳明洞,后又创办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中国明代哲学家。《传习录》由王守仁的弟子徐爱、钱德洪等辑录,编入《王文成公全书》作为首篇。

全书分上、中、下3卷。上卷曾经王守仁审阅,偏重批评朱熹增改的《大学》古本,反复阐述他的格物致知新说,以及心与理一、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卷为王守仁的亲笔,是其晚年成熟时期的着作,系统地阐述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物合一、天人合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思想。下卷虽未经王守仁审阅,但解说他晚年各种思想比较详细。具体来说,书中提出了“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这是在夸大“心”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的。王守仁认为,“心”在认识活动中起着主宰作用,是最真实、最本质的存在。

心产生知觉、意识;知觉、意识产生各种事物;因此天地万物都是“心”的派生物,不能离开主体之“心”而独立存在。

由此又派生出“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的观点,把一切事物、法则乃至道德原则都归结为“心”的产物。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致良知”的认识论主张。

作者把认识的对象“天理”同时也看成认识的主体——“良知”。因此主体认识对象,只不过是把“良知”(即“天理”)推广到各种事物中去,使事物各具其理;同时,“良知”还是认识的标准,是判断认识是否正确的“是非之心”(也是作为封建伦理标准的“好恶之情”)。书中还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和行仅是在观念上有层次的差别,“知”指直觉,“行”指感情欲望,如看到好的颜色会喜欢,对恶臭会产生厌恶,这就是“知行合一”。实际上,“知”是对于封建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实践,“知行合一”说是研究封建伦理道德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问题。在知行问题上,还提出知与行不可分开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把对于封建道德的认识当成是封建道德实践的指导和出发点;把对于封建道德的实践当成封建道德认识的实现和归宿点。《传习录》集中国古代哲学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