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艺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302页(1180字)

【着者】:

克莱夫·贝尔着。

贝尔(1881-1964),英国现代艺术评论家、美学家。全书共5章。

第1章《什么是艺术》,论述了艺术的性质。作者认为艺术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线条、色彩组成的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它能够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

由此认为,再现生活是艺术家低能的标志,只有线条、色彩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更深刻、更崇高的感情。在艺术家中,只有集中精力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的后印象主义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作者在书中说: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人对终极现实的感受,也就是衡量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标志。第2章《艺术与生活》,讨论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认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应限定为艺术与精神生活的关系。艺术与宗教表达的都是个人对宇宙的感受,所以艺术与宗教是一对双胞胎。艺术是宗教精神的宣言,它与宗教一样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而达到迷狂境界的一种手段,艺术表达的感情是五花八门的宗教信仰中最有生命的力量。关于艺术与历史的关系,作者也是从精神生活的角度来考察的:产生伟大艺术的时期必然会出现一些紧张和骚乱。

在阐述艺术与伦理的关系时指出:在达到善这一目的手段中再也没有比艺术更好的了。第3章《基督教艺术“坡道”》,简述了1400年的艺术史,以阐明与论证作者自己的理论。

贝尔认为宗教信仰的伟大时期也就是艺术的兴盛时期,而物质文明的发展、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将削弱人们进入精神世界的动力,导致艺术与宗教的衰败。书中将原始艺术和6世纪的拜占庭艺术视为艺术的高峰,认为其后艺术衰败下降,好象一个“坡道”,大约到了19世纪中叶,艺术已濒临死亡的边缘。

其原因在于艺术家们将科学性和准确性视作绘画最主要的目的,是艺术再现的目的所造成的。第4章《运动》评价了后印象主义在艺术史上的作用。

认为随着后印象主义塞尚的成熟,才开始了一场表现形式意味感的新的运动,它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坡道的开端。从后印象主义的艺术手段和技巧中,贝尔将追求“有意味的形式”的手段归纳为“简化”与“构图”。

简化可以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而把这些有意味的部分重新结合组织成一个有意味的整体,就称之为构图,这样才能唤起深刻的审美情感。“构图”能力并非人人都具有,其先决条件是要在头脑中闪现出一个“情感意象”,优秀的艺术品都是出自“灵感”,它必定是伴随着对形式的情感把握而产生的内心兴奋的自然表露。第5章《未来》论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贝尔认为艺术家和圣徒都是要服从于某种神秘的需要,社会应给他们以自由;教养是窒息艺术生机的,艺术不能成为职业性的东西。

贝尔的美学思想核心就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新形式主义,他的“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已成为现代派艺术理论的理论支柱,影响很大。但贝尔的许多观点,失之于片面与极端,读者在阅读应注意把握这一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