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
书籍:中外关系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39页(540字)
古国名。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之间,兴起于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古代民族濊貊族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故地在今朝鲜半岛北部及辽河以东地区,前108年汉武帝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4郡,当时仍处于部落阶段的高句丽,归玄菟郡的高句丽县管辖。前37年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国号高句丽,仍归高句丽县管辖。3年迁都于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世纪初占有乐浪郡后,与百济、新罗形成三国对峙局面,长期争战。至5世纪初,占有朝鲜半岛北部和辽河以东地区,建成地跨今中朝两国界河两岸幅员辽阔的强大王国,又于427年将其政治中心王都从国内城迁到平壤。隋曾4次出兵高句丽,但均无功而返。7世纪前期与百济不断入侵新罗,新罗吁请唐朝出兵支援,668年为新罗和唐联军所灭。高句丽灭亡后,大同江以北直至辽东归唐朝管辖,唐于其地置都督府9、州42、县100,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高句丽与中国南朝、北朝均有使节往来,隋文帝及唐武德、贞观间,仍多次互遣使节。大力吸收中国文化,其使用的文字是汉字。主要书籍有《五经》、《史记》、《汉书》、《文选》、《玉篇》等。372年设太学。同年佛教自前秦传入。唐贞观年间道教自唐朝传入,并有众多贵族子弟入唐朝国学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