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乱而取之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49页(5018字)

(释文〕 对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打垮他们。乱:指敌情判断,谓敌人处于混乱状态。

〔例1〕 越王勾践为父亲举办葬事,按春秋时的礼仪规定,任何国家都不能乘他国办丧事之机发动进攻。吴王阖闾置礼义于不顾,乘越国丧葬,发兵大举进攻。勾践只得起兵抵抗,保家卫国。吴越军队在槜李(今嘉兴)遭遇,吴军越战越勇,队列整齐,旗帜鲜明。诸稽颖向勾践献谋,提出了哀己而惘敌的计划。两军再次对阵,勾践让三百名死囚扮作士兵的模样,光背执剑,走到吴军阵前,对吴军说:“我们越王不知何时糊涂,得罪了贵国。致使吴王不惜弃礼义于不顾,兴师动众,在我丧葬之时屈尊讨伐。我等深为不安,愿为越王代死,以慰吴王惩罪越王之心。”说完,一个个自杀而死。吴军被越军这一举动惊得目瞠口呆,加之攻丧有愧,意志动摇,被越军乘势打得大败。吴王阖间在这次作战中也受重伤,不久就死在军中。

〔例2〕 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率军攻打曹国,包围了曹国国都。有人建议把军队驻扎曹国人的坟地上,以搅乱他们据城抗击的斗志。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遂将军队迁到曹国人的墓地上扎营。曹国人得知后,果然恐慌起来,急忙把攻城而死的晋军尸体,装在棺材里送出城来。晋文公趁着曹国人心惶惶、行伍混乱的机会,命令晋军加紧攻城,很快就攻入了曹国国都,活捉了曹共公。

〔例3〕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吴国讨伐楚国,被楚国打败,吴王乘坐的“馀皇”号船也被楚军夺去。楚军一面派兵守卫着“馀皇”号船,一面在船周围挖壕堑,一直挖出泉水;又把通往壕堑的过道口铺好,布兵列阵,以防备吴军偷袭。吴国公子光对部将们说:“先王的乘舟被楚军夺走,这不仅是我的罪责,你们大家也都有一份。请大家戮力同心,助我一臂之力,夺回馀皇号船,以免一死。”于是,公子光找来三个长着胡子的军士,让他们扮作楚军士兵,潜伏到馀皇号船旁边,同时指示他们:“到时候,我们在外边呼喊馀皇,你们在里边响应。一可告诉我们船只所在,以便攻击,二可惊扰敌军。”当晚,吴军偷偷接近守卫馀皇号船的楚军,大呼三声“馀皇”,混入敌军的三名吴兵在馀皇号船旁边也高喊“馀皇”应对。楚军以为吴军已经进到馀皇号船周围,惊慌失措,阵脚大乱。吴军突然出击,大败楚国守军,夺回了馀皇号船。

〔例4〕 战国后期,燕国政局不稳,百姓非常恐惧。将军市被和燕太子平合谋,准备攻打相国子之。齐国诸将向齐湣王建议:“乘燕国国内动乱,发兵攻打燕国,定能取得胜利。”齐湣王为加剧燕国动乱局势,派人向燕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要废私立公,整饬君臣名义,明辨父子地位。我的国家很小,虽不能追随左右,但凭太子差遣好了。”于是燕太子邀集党羽徒众,包围王宫,攻打子之。但在久攻不胜时,将军市被又反过来攻打太子平。这场战事拖延好几个月,战死的有好几万人,燕国百姓纷纷叛逃。在这种情况下,齐湣王命令章子率领五都的军队,并利用北部的边防兵,大举进攻燕国。燕国士兵经受长期战乱,根本就不想作战,因而连城门都不关闭。燕王哙战死,相国子之被杀。齐军获得重大的胜利。

〔例5〕 东汉初年,冯异、邓禹在河南西部与赤眉军相持。在与赤眉军约定会战日期后,冯异派一千精兵穿上赤眉军的服装,并且把眉毛也涂成红色,在会战前一天晚上埋伏在道旁。第二天,赤眉军派一万兵攻击冯异前锋,冯异派少量兵力营救。赤眉军见势,倾其全力攻击之,冯异也纵兵竭力作战,从早上激战到傍晚,双方都已精疲力尽。这时埋伏在道旁的一千精兵,突然向赤眉军发动猛烈攻击。因为双方服饰一模一样,赤眉兵士分不清敌我,因而自相攻击,乱作一团。冯异率军追击,大获全胜,俘获赤眉部众八万余人。

〔例6〕 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为了彻底打败袁绍,亲自引兵去乌巢劫粮。他命令所部五千步骑兵都伪装成袁军的模样,打起袁军的旗号,乘黑夜能见度低,悄悄地穿过袁军防线。途中碰上袁军哨兵盘查,诈称是袁绍派去增援后方的部队,蒙混过关,顺利穿插到乌巢,突然放起火来。乌巢守军不知曹军虚实,顿时大乱。曹操指挥所部趁势猛攻,斩杀袁军大将淳于琼,全部烧毁袁军粮草,从而夺得了与袁绍作战的主动权。

〔例7〕 三国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进攻天水,收降姜维后,急忙与姜维商议攻打天水、上邽之策。姜维献计说:“天水城内尹赏、梁绪二将,平时与我交往甚厚,我写两封密信,射入城中,即可促其内乱,天水城不攻自破。”于是,诸葛亮让姜维修密书两封,拴在箭上,射入城内。巡城士卒拾得,急忙交给太守马遵。马遵读过大怒,欲杀尹赏、梁绪二将。二将得知,立即披挂上马,手持兵器,引本部人马,大开城门,放蜀兵入城。这样,诸葛亮轻而易举地得到天水城。

〔例8〕 三国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挥师北伐,司马懿率军迎敌。不久,探马来向司马懿报告蜀军动向说,街亭是蜀将马谡把守,马谡没有当道扎寨,而让士兵屯住山上,另有王平引五千兵在山西边扎一小寨,街亭东北的列柳城,则有蜀将高翔引一万军屯驻。司马懿听后大喜,乘着月色,亲临街亭观察地形。经过观察,司马懿命张郃引一军,挡住列柳城高翔所部,使蜀军不能救援街亭。又命申耽、申仪各领一支军队,围困马谡所部屯驻的那座山头,首先断绝山上汲水要道,待蜀兵自乱,乘势攻击。就这样,司马懿迅速打垮马谡所部蜀军,马谡被迫放弃街亭,狼狈逃去。

〔例9〕 元太祖铁木真曾与扎木合交战,因敌锐气正盛而未能取胜,以致整日怏怏不乐。其手下大将博尔术献计道:“敌人此来,气势正盛,其志在速战取胜,我们应避敌锋芒,坚守不战,等其士气衰落,众将思归时,再出发进击,定可获胜。”铁木真依计集众固守,严戒妄动,敌人数次来攻,都被博尔术射退。当时蒙古作战不带粮草,专靠沿途掳掠与打猎充做军食。此时扎木合之兵已无处抢夺,军士未免饥饿,遂四处去觅猎野物,整日不在营中。博尔术登高了望,只见敌兵相率游猎,东一群,西一队,势如散沙,赶忙入帐禀报铁木真。铁木真挥师击敌,势如破竹。扎木合兵败如山倒,被杀虏了数千人。

〔例10〕 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八月,朱元璋利用陈友谅弑徐寿辉后将士离心、政令不一的混乱时机,发兵沿长江西上,讨伐陈友谅。当朱元璋兵抵安庆,安庆守军固守不战时。朱元璋便派陆兵疑敌,待敌一动,即命廖永忠、张志雄以舟师击其水寨,大破之。然后乘势攻城,自早到晚,仍未攻克。这时,朱元璋采纳刘基的建议,决定放弃攻打安庆,直扑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捣陈友谅老巢。朱元璋率兵很快进抵江州城下,陈友谅以为神兵从天而降,仓皇不能成军,携妻子夜奔武昌(今湖北武汉市)。朱元璋占据江州,并乘胜追拔蕲州(治所在今湖北蕲春县)、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兴国、黄梅、广济等地。

〔例11〕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十二月,元将王保保领兵向北京方向攻击前进,明将徐达、常遇春则乘虚直捣王保保老巢太原,逼使王保保领兵回救。当时徐达只有骑兵在手,步兵尚未赶到,王保保则在太原城西压制明军布阵。指挥郭英登高了望后发现,王保保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建议常遇春乘夜劫营。常遇春同意后,和徐达谋划道:“我军骑兵虽已集中,但步兵未到,无法与敌交战。不如派精骑夜劫其营,使其部队混乱,我军乘乱袭击,就可取胜。”恰在此时,王保保部将豁鼻马派人约降,愿为明军内应。徐达大喜,遂派五十骑先出发,埋伏在城东十里之地,约定举火鸣炮后一齐杀出。到了夜里,又派郭英率十余骑潜入敌营,举火鸣炮,伏兵起而响应,常遇春又率大队赶到,鼓噪相接。元军正在梦中,闻警大乱,自相践踏,王保保仓皇率十八骑逃走。明军得豁鼻马降卒四万,战马四万余匹。

〔例12〕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闰二月,蓝玉、沐英率兵进攻大理。大理城背靠点苍山,西临洱海,十分坚固。土司头目段世听说明军到来后,又聚兵扼守大理的险要之地下关(今尾关)。蓝玉派王弼领兵沿洱水东至上关(今龙首关)作为犄角之势,自己率主力到下关前准备攻关器械。当晚半夜,蓝玉又派胡海洋领兵出石门,从小路渡河,绕到点苍山后,攀援树木登上山顶,树立旗帜。次日一早,明军大队开至下关关前,将士仰望点苍山上明军旗帜欢呼雀跃,敌兵为此惊乱。蓝玉乘机下令渡河,沐英身先士卒,策马先渡,将士紧随其后,个个争先,攻克下关而入。山上明军望见,奋勇冲下夹攻。段世腹背受敌,部众溃散,自己也成了明军俘虏,大理城落入明军之手。

〔例13〕 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四月,万余倭寇向台州(治所在今浙江临海)大举进犯。台州知府谭纶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采取隐蔽主力,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歼敌的战法,将主力部队埋伏在城北,同时设法迷惑敌人。倭寇见状,心存疑虑,不敢贸然攻城。这时,善察敌情的谭纶,发现倭寇举棋不定,即令号兵在城北仿效倭酋吹起螺角号。果然倭寇误以为其酋吹集合号角,队形顿乱。谭纶乘敌队形混乱之机,指挥伏兵出敌不意,迅速出击,冲入敌阵,斩杀倭寇众多,其他倭寇闻讯后仓皇遁逃。

〔例14〕 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九月,努尔哈赤得知董鄂部内部矛盾激化,自相扰乱,便决定乘机进攻。部属们认为,军队不可轻易攻入它国之境,如果胜利倒还可以,万一失败会很难收拾,劝他慎重。他说:“如果我们不先发制人,一旦敌人重新和睦,就会发兵攻打我们。”于是发兵进击,很快控制了董鄂部。

〔例15〕 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乘明万历帝新死、明辽东统帅易人、明军军心涣散之机,大举向沈阳、辽阳地区进攻,并针对明军在沈、辽两城中收容有大批蒙古、女真难民的情况,利用他们与明军的矛盾,派间谍策动他们为内应,于三月中旬破沈阳,下旬破辽阳,进而占领了整个辽东地区,迫使明军退守辽河以西。

〔例16〕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1年)九月,洪秀全领兵攻打永安城(今广西蒙山县),他看到该城城墙不高,就命令太平军士兵向城里投扔进无数炮竹,结果鞭炮爆炸声不绝于耳,惊得守城清军自乱溃退,太平军乘机轻易爬上城墙,攻入城内,夺取永安。

〔例17〕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三月,李秀成在把江南大营的清军调动和分散后,自杭州回师天京(今江苏南京市)。在皖北执行佯动任务的陈玉成、吴如孝等也率军由全椒南下,迅速渡过长江,经江宁镇进抵板桥、善桥一带,准备配合李秀成共同进行摧毁清军江南大营,解围天京的战斗。三月底,各路太平军进抵天京外围者共达十余万人,在扫清清军外围据点后,五路并举,与天京城内的太平军内外夹击,向清军江南大营发起总攻。恰在这时,天降大雨,而且连日不止,城外陈玉成部冒雨搭桥突破天京西南清军营垒外墙。城内的太平军趁机把火罐抛掷于清军副将雷安邦营内,引燃火药爆炸,该部随即外逃。附近清军闻之大惊失色,也纷纷撤出营外。太平军乘敌营垒混乱之机,前后夹攻,半日之内即将江南大营西半部的五十余座营垒全部攻破,歼灭清军总兵黄靖以下数千人。清将张国梁闻西路有变,急率兵往援,但见营盘已失,只得仓皇退回,破坏上方桥,企图固守小水关以东各营垒。太平军从发起总攻到突破西南清军营垒仅用三天半时间,便内外会师,解除了重围。因此,士气更高,乘胜连夜向清军发动猛攻,攻破江南大营总部所在地小水关。清军统帅和春率残部逃往镇江。江北及九洑洲一带清军也随即逃遁。于是,重建后围困天京两年多的江南大营又被摧毁,太平军缴获大量枪炮、火药、铅子和十余万两白银。

上一篇:利而诱之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