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381页(801字)

(释文〕 凡是可以去,而难以返回的,这种地形叫做“挂”。在挂形地区,敌人如果没有戒备,就要主动出击,战胜他们;如果敌人有戒备,我方出击不能取胜,就难以返回,因而对我方不利。 挂形:指容易进而难以退的地形。

〔例1〕 曹魏黄初四年(223年),曹真率军进攻东吴,包围江陵数月而不能克。魏将夏侯尚企图领兵乘船进入江陵城南的中洲驻扎,在江面上架设浮桥,以便与北岸来往。参与计议的人都认为:这样能够攻下江陵。董昭却不以为然,因而上书魏文帝说:“用兵打仗,进兵容易而退兵难,这是最平常的道理。军队的前进与后退,不能只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目前我军在中洲驻扎,是最深入的进军;在江上架设浮桥往来,是最危险的事情;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行,是最狭隘的通道。这三者都是军事行动的大忌,而我们却正在这么做。如果吴军集中力量攻击浮桥,我军稍有疏忽,中洲的精锐部队就不再属于魏,而为吴所有了。更何况长江水位正在上升,一旦暴涨,我军又将如何防御!希望陛下认真考虑。”魏文帝立即下诏,命令夏侯尚迅速退出中洲。吴军水陆两面并进,魏军大队人拥挤在一起,在慌忙之中总算撤回北岸。吴将潘璋已制好芦苇筏子,准备烧垮魏军的浮桥,因魏军撤退而未得实施。10天过后,江水暴涨,魏文帝夸赞董昭说:“你的预料竟如此准确!”于是下令魏军全部撤退。

〔例2〕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张献忠在明将黄得功、刘良佐的追击下,率农民起义军转移到安徽潜山。为了持久作战,张献忠扎营于大山之上,步骑兵90哨分为4营,前临深沟,后依山险。由于起义军疏于戒备,黄得功、刘良佐率明军偃旗息鼓,于半夜时分,快速攀上大山,从起义军营垒之后发动偷袭。起义军惊起失措,因为面临大沟,无法布阵,在明军的攻击下,受到很大损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