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701页(3936字)
【生卒】:1332~1385
字天德,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世代务农,家境贫苦,但少有大志,善习武事,刚毅英武。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已经参加郭子兴红巾军的朱元璋回家乡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招延兵马,年仅22岁的徐达即应邀参加了红巾军,他向朱元璋畅论天下大势说:“定天下在德不在势,今元势虽强,意在必亡。诸雄若徐寿辉强而自暴,张士诚骄而自奢,刘福通行无纪纲,方国珍偷居自逸,明玉珍恃险自满……未足定天下。诚能以仁义道德为心,不贪不杀为本,倾府库以固士民,则天下不足虑也。”朱元璋听后大喜。至正十四年,徐达看到濠州地狭粮少,建议朱元璋分兵别处,发展实力,以争雄天下。朱元璋深表赞同,于是南取定远、滁州、和州(今安徽和县),队伍发展至数万。不久,郭子兴病死,朱元璋继统其众,徐达被任为帅长,位在诸将之上。至正十五年六月,朱元璋率军南渡长江,袭取太平(今安徽当涂),擒获元守将纳哈出。朱元璋在太平立足未稳,元中丞蛮子海牙、右丞阿鲁灰等以巨舟屯采石,切断朱军退路;另由元“义兵”元帅陈埜先及康茂才等率水陆大军数万包围太平。在此危机时刻,徐达、常遇春分率所部奋勇出击,以攻为守,再破元军,并生擒“义兵”元帅陈埜先。八月,为配合主力攻取集庆(今江苏南京),徐达率部迂回穿插,孤军深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溧水、溧阳等地,从南面威胁集庆并断其肘腋。此年三月,徐达策应主力,两面夹击,攻占集庆,改名应天。从此,朱元璋“居守”,命徐达为大将,经营四方。
为巩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徐达奉朱元璋之命率部东征,首战告捷,攻克军事重镇镇江,杀元将段武、平章定定等。此时,镇江之北是“青衣军”元帅张明鉴驻军扬州,东面则是拥兵数十万的张士诚。徐达攻克镇江后,张士诚心不自安,即遣舟师攻镇江。至正十七年七月,徐达先破张士诚军于龙潭,继又进兵常州。张士诚急遣将增援常州。徐达向诸将说:“敌军锐气甚盛,锋不可挡,我当以巧计取胜。”于是在距城18里处分设伏兵,张士诚军遭伏击大败。至正十八年,徐达率军再克常州、常熟、江阴等地,控扼长江,遏止了张士诚西上之锋。此时,西线的陈友谅恃其兵强,欲东取应天。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率舟师沿江东下,声言出安庆,实则欲攻池州。徐达、常遇春将计就计,以精兵伏于九华山下,以弱兵守城。陈军果然进抵池州城下。这时,城外伏兵四起,大破陈军,斩首万余,生俘三千人。陈友谅在池州受挫后,仍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陈友谅率舟师继续东下,先克太平(今安徽当涂),再进采石,闰五月,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朱元璋面对强敌,采纳了刘基“伏兵伺隙击之”的作战方针,决定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朱元璋一面让陈友谅的老友向陈诈降,表示愿作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会合;一面将主力隐蔽于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徐达奉命率一部兵力于南门外、大胜港等处筑垒,张德胜率舟师出龙江关(今南京兴中门外),伺陈军登陆未稳时出击。陈友谅率舟师抵江东桥后,方知上当。这时,徐达与诸将内外夹击,生俘陈军7000余人,获巨舰百余艘,战船数百,陈友谅乘小舟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
陈友谅兵败应天后,内部矛盾激化,朱元璋决定抓住战机,继续向西推进。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以徐达、常遇春为先锋,溯流而上。徐达进抵安庆后,陈军闭垒不战,遂舍安庆,直取江州。时在江州的陈友谅以为神兵天降,惊恐万状,连夜逃奔武昌。徐达率军追至汉阳,屯兵汉江沌口,困遏陈友谅的汉阳战舰。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陈友谅乘朱元璋率军北上增援小明王、江南空虚之机,亲率数十万大军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洪都告急。七月,徐达随朱元璋前往救援。陈友谅闻讯,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两军在康郎山水域遭遇,陈友谅中箭身亡,陈军全军覆没。在鄱阳湖之战中,徐达率军打败陈军前锋,斩首1500余级、获巨舰一艘。朱陈两军鄱阳湖对峙时,东面的张士诚欲乘虚进取应天,徐达奉命回守应天。在应天,徐达“申约束,严斥堠,示以镇静,若不知有外兵者”。张士诚无机可乘,朱元璋得解后顾之忧,悉力对付陈友谅。鄱阳湖战后,徐达奉命再返西线,率兵取江陵、辰州(今湖南沅陵)、衡州(今湖南衡阳)、宝庆(今湖南邵阳)等地,彻底肃清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
至正二十五年十月,徐达奉命率师进攻张士诚。此时,张士诚所据郡县,南至绍兴,与方国珍接境,北有通、泰、高邮、淮安、徐、宿、濠、泗至济宁,与山东毗邻,南北绵延2000余里。根据张士诚境土南北狭长,中隔长江,兵力不便机动的弱点,徐达采取了“先取通、泰诸郡,翦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的作战方针。徐达与常遇春率军水陆俱进,渡过长江,先取泰州、海安,围泰州新城,击败张士诚的淮北援军,一举将张士诚辖地拦腰截断,然后挥兵北向,进逼高邮、兴化。至正二十六年三、四月间,徐达率军先破高邮、淮安等地。接着又克安丰(今安徽寿县),生擒元将忻都;再战徐州,斩元军万计,遏止了元军南犯的攻势。仅半年时间,徐达即完成了“翦士诚肘翼”的作战任务,并收到了“保障江淮,控制齐鲁”的战略效果。八月,徐达力排众议,率舟师20万兵发应天,进军浙西,打算彻底消灭张士诚。军至太湖,击败守将尹义、陈旺等。然后,突然南行,直逼湖州城下。张士诚急派大将吕珍率兵六万增援,被徐达军阻于姑嫂桥。此后,张士诚又数次遣精兵增援,均无功而返。吕珍见张士诚大势已去,遂向徐达请降。接着,湖州守将张天骐以及绍兴、嘉兴等地守将均以城降。十一月,徐达率军直趋张士诚老巢平江,劝张士诚投降,遭到拒绝。徐达采纳了叶兑的锁城法,在城四周构筑长围,又架木塔三层,监视城中,每层设弓弩火铳,并用火炮轰击城中。张士诚粮草不足,又无援兵,曾多次拼死突围,均未成功。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陷,张士诚被俘。接着,无锡、通州等亦相继请降。张士诚灭,江南初定。
十月,朱元璋决意挥师北伐,彻底摧毁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十月二十一日,徐达奉命为征讨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25万沿运河北上。北伐军一路克捷,连克沂州(今山东临沂)、益都、昌乐、寿光等地,至正二十八年二月,即占领山东全境。三月,徐达即挥师西进河南,以一部兵力由陆路趋许州(今河南许昌),断汴梁(今河南开封)后路;自率舟师自山东郓城溯河西上,进攻汴梁。元汴梁守将李克彝与陈州(今河南淮阳)的左君弼、殊展等,互为犄角,抵抗北伐军。北伐军进至陈桥(在今开封市东北),徐达设计收降了左君弼、殊展,汴梁的李克彝失去犄角,孤立无援,自觉再难同北伐军相抗衡,遂弃城西逃,徐达兵不血刃轻取汴梁。徐达乘胜西上,在虎牢关以西击溃元将托音特穆尔所率精兵5万,洛阳守将遂率官民出降。徐达、常遇春即分兵扩大战果,顺利攻取嵩(今河南嵩县)、许(今河南许昌)、陈(今河南淮阳)、汝(今河南临汝县)诸州,继而,进拔潼关,再占华州(今陕西华县),元将李思齐、张思道率兵西逃,一时中原震动,元都一片恐慌。朱元璋闻报,即亲赴汴梁,召诸将商讨攻取元都的大计。徐达依朱元璋的部署北进,一路告捷,元顺帝自知难抵北伐军之锋锐,便于闰七月二十七日夜携皇室仓皇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多伦西北)。八月初,北伐军攻进大都,徐达约束士卒,严禁侵扰,京城吏民不惊、秩序井然。后改元都为北平府。
元政权灭亡后,其残余势力依然强劲:元将扩廓帖木儿拥兵山西,李思齐、张良弼据陕西,纳哈出据辽阳。尤其是扩廓帖木儿,仍拥步骑30万之众,威胁新生的明政权。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十五日,即攻克元都十几天后,徐达即把下一步作战目标指向山西的扩廓帖木儿。徐达以部将孙兴祖等留守北平,自己亲率诸将分两路进兵山西:一路由保安、真定(今河北正定)出井陉攻太原;一路自河南渡黄河,由武陟、怀庆(今河南沁阳),攻泽州(今山西晋城)、潞州(今山西长治)等地,北上形成对太原的合围之势。扩廓帖木儿为摆脱被动局面,一面派兵出泽州,阻止由河南北上的明军,同时自己亲率主力出雁门关,取道保安,企图经居庸关乘虚偷袭北平,恢复元朝政权。军情紧急,是回救北平,还是继续进兵山西?明军必须迅速作出抉择。徐达召诸将商议,或主回救,或主进兵,莫衷一是。徐达分析说:“扩廓远出,太原必虚。北平有孙都督在,足以御之。今乘敌不备,直捣太原,使敌进不得战,退无所守,此所谓批亢捣虚者也。彼若西还自救,则是自投罗网。”遂率兵直逼太原。扩廓帖木儿兵至保安,得悉明军逼进太原,急忙回救。十二月,两军在太原附近遭遇,明军早已有备,乘元军立足未稳,夜袭元军营地,重创元军,获甲卒4万,战马数万匹。扩廓帖木儿率残部逃往甘肃。明军乘胜扩大战果,控制陕甘地区。洪武三年徐达率军同扩廓帖木儿在定西展开决战,一举歼灭元精兵10万人,获战马万余匹。定西决战,元军精锐丧失殆尽,再也无力与明军抗衡,退居漠北地区。
洪武十八年徐达病死于应天。朱元璋闻悉,悲恸不已,亲为奔丧,并追封徐达为中山王。徐达戎马一生,长于谋略,统百万之师,攻无不取,战无不克。他治军严谨,军行所至,吏民安居,市不易肆。他视卒如婴儿,“士卒不饱,不饮食,不营定,不就帐,伤残疾病者,视慰问,给医药”,深得将士爱戴。《明史》本传评价徐达“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并推其为明朝的“元勋之冠”,观其军事业绩,并非溢美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