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西域佛教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726页(957字)

取狭义西域,概指新疆佛教。属北传佛教,但又独具特色,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由印度传入西域各地的时间不一,确切时间尚缺乏系统史料。有关佛经故事记载,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的太子已将佛教传入西域。但若据较为可信的材料推知,大约公元前1世纪前后,佛教从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地区)传入于阗(今新疆和田市)、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等地。随后,大致沿“丝绸之路”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传播到西域各地。经过1-2世纪的初步发展,到3-5世纪达到鼎盛。曾有很多佛经被西域各地翻译成当地民族文本,如古于阗语、龟兹语、焉耆语以及后来的回鹘语等。首先传入的是印度上座部派中最有势力的说一切有部佛教。其根本发智论是《阿毗昙》。其理论特点是,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肯定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属小乘佛教。3世纪前后,大乘佛教传入,4世纪时由于鸠摩罗什的大力弘扬,日益兴盛。各地出现大小乘并行的局面。之后,由于社会和自然诸多因素的变异,塔里木盆地北道诸国如疏勒、龟兹、焉耆及南道鄯善等地,小乘佛教以龟兹为中心占有了优势;南道诸国中的于阗、斫句迦及北道高昌以大乘佛教占有优势,一直延续到6世纪中叶。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唐朝进一步统一和繁荣,中原佛教回流,广泛流行到各地,使一度有下降趋势的佛教,在龟兹、高昌及北庭等地又呈现隆盛景象。9世纪以后,伊斯兰教传入疏勒等地,持续发动战争,使于阗佛教约在11世纪初基本灭亡。但是,高昌回鹘时期,大致以塔里木盆地南北的且末、拜城为分界线,东部地区的佛教与西部地区的伊斯兰教形成了长期对峙局面。尤其在蒙元时期,高昌回鹘佛教十分发达,涌现了大批精通回鹘、汉、藏、蒙、西夏文佛教经典和文化的高僧。这一时期,藏传佛教也有不小影响,这在龟兹高昌等地现存的佛教石窟艺术及考古文物中都有反映。龟兹佛教约在13世纪中叶后衰落。高昌佛教约在15世纪吐鲁番王室皈依伊斯兰教后即告消亡。哈密地区佛教一直持续到17世纪初。但是,在天山以北的西蒙古藏传佛教随即兴起,加之近现代的汉传佛教传播,西域佛教的法脉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新疆仍有蒙古、藏、汉、满、锡伯等民族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古代的西域佛教,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影响很大。

上一篇:西域都护 下一篇:《西域图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