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轩笔记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360页(1263字)

笔记小说,元陈世隆撰,一卷,有《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二集)、《学海类编》(集余四)、《笔记小说大观》(第四辑)、《丛书集成》(初编文学类)等版本。

书中以勾勒史事,互相比较,略作评论为多,如谈用兵,《赵奢以田部吏为将》条,认为兵家胜败,有时在倏忽之间,赵奢因先据北山而胜,实属缴幸。田单用奇兵复齐国,不比服君赵奢低下。很有见识。类似者尚有《论魏公子无忌善用兵》、《论李靖、裴行俭之武功》,各人灵活用兵,不拘一格。

书中亦载预知死期或后事。如张咏,“布衣时,与陈希夷交,师事之,一见谓曰:‘子当为贵公卿,一生辛苦。’二年后,果及第,尝赠之曰:‘征吴入蜀是寻常,鼎沸笙歌救火忙,乞得江南佳丽地,却应多谢脑边疮。’初不解,后历仕吴蜀,皆符合。至益州,忽头疮。先是屡乞闲不许,至是因疮乞金陵养疾,遂得旨。少尝与傅霖为交,后公出而霖隐,越三十年,守宛州,傅忽叩门笑曰:‘别子一世,尚尔童心,今将以去来报子。’公曰:‘咏亦自知之。’后一月而卒。前居蜀时,曾留实封文字一卷,与僧希白曰:‘候十年后某日开视。’至期发函,乃公自题画像也。公果以是日死。”作者描绘令言神情变化,十分真切,给读者以形象鲜明之感。

书中对古代统治者如《西伯戡黎》、《曹操下求才令》、《魏文帝立嗣》、《唐庄宗入梁》、《刘先主得蜀》、《宋太宗陷廷美》、《汉高祖欲立赵王如意》等,因事立论,阐述旨意,颇有启发,耐人寻味。

至于以谲诈脱人于险,出于权变,作者颇为欣赏,列为专条。

作者又有《论鲁两生不知礼乐》、《论胡寅讥刘晏之非》、《论周以于谨为三老有违古制》等条,论据充足,足以服人。至于历史人物如赵岐、张奂、苏东坡、关羽张飞等人遭遇,谢瞻、公孙弘、主父偃、英布、阮孝绪、李林甫、诸葛亮等为人,王义、赵延嗣之举动,作者笔锋所及,或褒或贬,亦较适当。古人得姓改姓之由来,动物中、猬、啄木鸟、蜻蜓等雌雄之鉴别,亦有较详记录。

作者对毕再遇战马着意描述,颇能感人:“有战马号黑大虫,骏快异常,独主翁能御之。再遇既死,其家以铁絙系之阑中。适遇岳祠迎神,闻金鼓声,意为赴敌,于是长嘶奋迅,断絙而出。其家虑伤人,命健卒十余,挽之而归。乃好言戒之云:‘将军已死,汝莫生事累我家。’马耸耳以听,汪然出涕,喑呜长鸣,数声而毙。”

全书一卷四十二条。依据史事,评论人物,男女老少均有。唯《辨龙猬等物雌雄》、《得姓与改姓》、《论谥》、《静如古砚》、《苏仙公》数篇,因体例不同,无人物评语。书中以史带论,往往针对某事而发,并非全面评述。然一得之见,笔墨简炼,颇有可取之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