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752页(2240字)
【生卒】:1701—1754
【介绍】:
《儒林外史》作者。
字文木,别字敏轩,号粒民,移家南京后自称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祖辈显达。家门鼎盛,到其父吴霖起(或说是嗣父)时已不振,在苏北赣榆县当了8年教谕后,带着22岁的吴敬梓回到全椒,次年病死。独担门户的青年吴敬梓从近亲的争产看到宗法家庭的裂缝、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和世态的炎凉。29岁到滁州参加科试,被人目为“怪”,虽学使怜才,拔为第一,但同年的乡试却落第了,而一些不学无术之辈却高中了,他从亲身经历中逐渐看清了八股科举的腐朽。他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慨采取极端的形态表现出来:你们视财如命,我就挥金如土;你们虚伪狡诈,我就任达放诞。由愤世嫉俗激而为纵情悖礼、放浪不羁,由对丑恶现实的强烈愤恨而激射出最初的叛逆精神。他的叛逆情绪随着遭遇的不平事而增长,祖遗的财产却随着叛逆情绪的增长而加速散尽,封建势力跟他的冲突也越来越尖锐,以致被“乡里传为子弟戒”。但他不屈服,不妥协,33岁时怀着“逝将去汝”的决绝情怀,愤然离开故土,移家秦淮河畔,标志着同封建家族的决裂。
从全椒移家南京,生活开阔了,他的叛逆思想也向纵深发展。首先,他的经济境况愈益恶化,“田庐尽卖”,被肥马轻裘的年少耻笑;有时寻找机会“卖文”度日,有时只好忍痛拿了心爱的藏书去换米,或拿衣服去典当,到了典无可典卖无可卖之时,就只得断炊挨饿。冬日苦寒,他或一人独自,或邀五六友朋,乘月步行数十里,一路歌吟啸呼,谓之“暖足”。在由富贵跌落到贫困的逆境里,他备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对社会的不平、政教的黑暗,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也更多地体会到贫穷的苦痛,因而在生活和思想上接近了普通人民。
在叛逆的程途中,吴敬梓一直在追求理想,寻找理论武器。他从小接受原始儒家思想的薰陶;在愤世嫉俗中又以魏晋风度作精神支柱;在南京、扬州一带他广泛交接东南文士,又与明末清初以来的进步思潮有较密切的联系,其中尤以顾炎武和颜(元)李(塨)学派对他的影响比较明显。颜李学派同时反对程朱理学和八股科举,这启迪吴敬梓去揭露互为表里的八股和理学;颜李学派提倡礼乐兵农,主张培养博学而有实践能力的“通儒”,这也成为《儒林外史》提倡的正面理想。他有意识地用治经对抗只讲举业不识学问的八股颓风,用经学批判虚谈性命的宋明理学,所以他治经刻意要突破前人的窠臼,务要说前人不曾说过的话,表现了探求真理的顽强努力。就象顾炎武和略晚的戴震一样,他也确实通过解经(例如《诗说》)表现了一些民主主义的思想因素;但又象他前后的一些进步思想家一样,他还难以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羁绊,早期儒家的礼乐仁政、文行出处等观念和一些原始人道主义思想,都作为《儒林外史》作者的重要思想表现在小说中。
在社会地位下降、社会思想形成的同时,他的叛逆精神进一步发展,批判的目光由家族移向社会,考虑的范围由个人命运扩至民族前途,逐渐对朝廷功令、社会秩序、统治思想,日益抵触不满。1735年、1736年,清廷开博学鸿词之试,吴敬梓与荐参加了学院、抚院和督院的考试,但终没有赴京参加廷试。这纵有身体不适的客观原因,但联系他此前此后的行动和诗作来看,在思想上他是有辞征辟的主观基础的,这在《文木山房集》的许多篇什中有所表现。从此,他索性连诸生籍也放弃掉,再也不参加乡试、科岁考等一切科举考试。当1751年乾隆南巡举行征诏,许多文人迎銮献诗的时候,他却象卓诡不伦的东汉狂士向栩一样,企脚高卧,不理不睬。中年以后的吴敬梓不仅是以恣情任性的个人生活态度与封建世俗相牴牾,而且已经发展到在政治态度上与统治者离心离德;不仅是自己家庭的叛逆者,而且已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忧愤更加深广了。大约在此前后,他挥动如椽巨笔写作《儒林外史》,以冷峻的笔调鞭笞那些不讲操守、丧廉失耻、不择手段地去攫取功名富贵的无知无耻之辈;热情地褒美讲究文行出处的贤人君子和嵚崎磊落的奇人豪杰,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严峻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探索追求,到1749年秋天之前,《儒林外史》已基本成书。1754年冬吴敬梓在贫困潦倒中病逝于扬州。
忧愤可以抑而为沉默郁闷,也可以激而为狂放纵恣,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魏晋风度就是后一种态度的出色代表,吴敬梓景仰他们,仿效他们,他狂狷而豁达,以白眼睥睨丑态,以嬉笑轻蔑流俗,仿佛天生具有讽刺家的素质,金兆燕的《寄吴文木先生》诗说:“先生豁达人,哺糟而啜,小事聊糊涂,大度乃滑稽”,这样的气质和禀赋,正是《儒林外史》作者的艺术个性。他的着作除《儒林外史》外,现存《文木山房集》4卷和集外诗文32篇(见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已佚的有12卷本《文木山房集》,未成书的有《史汉纪疑》。
纵观吴敬梓一生,在愤世嫉俗中滋长着叛逆情绪,在困窘潦倒中接近了下层人民,在广泛交游中接受了进步思潮,又在进步思潮影响下发展叛逆精神:种种因素交错渗透,相互推进,形成吴敬梓的道路。这条道路反映了18世纪中国一部分优秀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前进的道路。《儒林外史》既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反映他不断探索前进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