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人
书籍:新疆民族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民族辞典》第33页(565字)
上古中亚民族的名称,希腊、罗马人称之为寨克(Saka),波斯人称之为释迦、烁迦,印度人称之为释种,我国的《史记》和《汉书》称之为“塞人”。这个族名应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得知,并传入内地的,塞人主要居住在中亚,我国伊犁河流域、帕米尔高原也生活着塞人。绿洲的塞人从事农业生产,草原的塞人则从事畜牧业生产。塞人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支。他们戴尖顶的帽子,穿宽松的衣服,脚蹬长统靴子,妇女肩披斗篷(披风)。定居的塞人早就发明炼铜和炼铁,能够制造铜、铁生产工具,他们是出色的农民。伊犁河流域尼勒克县发现的奴拉赛铜矿,就是距今3000年前的塞人采矿炼铜遗址。游牧的塞人拥有自制的弓箭和短剑,善于骑射,是勇敢的斗士,在上古中亚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史记》和《汉书》记载,月氏和乌孙西迁之前,伊犁河流域“本塞地也”,原是塞人居住的地区。月氏和乌孙西迁后,又说“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可见乌孙人中混血的现象浓重。又说帕米尔高原的一些国家,其居民为“塞种”。汉晋时期,许多塞种人向塔里木盆地西南迁徙,以致敦煌发现的于阗文文书中,存在着大量塞人语言的成分,语言学家称之为“和阗塞语”。西汉以后,“塞人”这个族名在我国的历史上已经消失,可见他们已融合于乌孙、大月氏和塔里木盆地的其他古代民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