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问世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13页(1697字)
孔子死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将自己所记载的孔子平日言行汇编成《论语》一书。《汉书·艺文志》载:“孔子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此书的成书年代大约在春秋战国之交,全书的完成也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东汉郑玄认为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所撰,宋程颐、朱熹则以为出于有子、曾子门下。汉代列入“七经”,以教学童。元以后成为士子必读课本。初有今文本《鲁论》、《齐论》及古文本《古论》三种。西汉张禹依《鲁论》20篇,兼考《齐论》,作章句,称《张侯论》。东汉郑玄在此基础上,又综合各本,以成今本。清崔述认为其后5篇与前15篇体例有异,产生年代可能较晚。(《洙泗考信录》)《论语》中的有关记载是研究孔子的最可靠、最基本的历史资料,它比较集中地记述了孔子从事教育活动的言行。全书共20篇,以孔子的言行为主,其中也掺有弟子的言行,是以语录和记事的形式成书的。全书共收集材料509条,其中有关教育的言行371条,内有孔子的教育言行333条。这些材料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①“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并无什么差别,之所以成为各种不同的人,乃是后天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人自身不断学习的结果。这一人性论是中国式的最古老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②培养“贤才”的教育目标。孔子认为,要改良政治就必须“举贤才”,而“贤才”并非天生而就,只有经过教育提高,才能成为有德有才的“君子”。③“学而优则仕”的培育人才原则。“学而优则仕”一语虽出自子夏之口,但确实代表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它包容了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作为与世袭制相对立的原则被继承下来,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学校教育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孔子依据其“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提出了这一方针。“有教无类”的本义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曾自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意思是只要送给他一束干肉作为求师的礼物,都可以收为弟子。“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适应了“士”阶层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⑤“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针对不同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对“仁”的含义作了反复的解说,其中最能概括“仁”的基本要求的是“克己”和“爱人”。所谓“克己”就是以礼约身,一切行为都遵守礼的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最根本的要求是在财富的占有上谨守等级名分,克制超越礼制的欲望。“克己”是自我修养的心理基础,而“爱人”是道德实践的客观表现。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孝悌为本。二是“爱有差等”。克己而爱人即是道德修养的全过程,也即《论语》中所说的“忠恕一贯之道”。“忠”就是“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⑥个体进行道德修养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包括: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⑦以《诗》、《书》、《礼》、《乐》为主的教学内容。孔子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并把它们作为其教学内容。其中《诗》、《书》、《礼》、《乐》是基本的教学科目。⑧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⑨教育的社会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论语·子路》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的问世标志着儒学思想的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