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菲舍尔和洛赫纳尔提出描述性教育学思想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644页(1282字)

A.菲舍尔(A.Fischer)1914年发表了《描述性教育学》一书,提出了描述性教育学思想。1927年R.洛赫纳尔(R.Lochner)也发表了同名着作,进一步阐明了描述性教育学的思想。1963年洛赫纳尔又发表了《德国的教育科学》,使这一思想更加系统化。

描述性教育学也称经验实证主义教育学,是经验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其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这种哲学的根本原则是“经验实证原则”,认为知识的依据在于经验,任何命题只有被经验证实或证伪后才有意义。从这一哲学基础出发,描述性教育学主张从实验教育学认识到的有关实践问题及其理论命题中提取科学的经验。菲舍尔指出,许多教育实际工作者,他们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但他们不了解为什么那样做,不了解儿童,不认识自己的任务,不了解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诚然他们可能已具有某些经验,但这些还称不上知识,具有很大盲目性,并不是科学经验。因为只有验证过的,或者说实证过的经验,才是真正的知识,才称得上科学经验。菲舍尔主张教育研究和教学论研究也应当应用经验实证方法,而且认为教育学只有用这种方法对教育实际进行经验研究,才能成为科学的教育学。在他看来,用经验实证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就是在教育科学自己的概念系统上,用正确的概念来描述教育实际,并使这种描述上升到科学经验的科学知识。

菲舍尔认为,对于一件事情,首先描述它是什么,然后在现象学的归纳下,把握其意义,使人们不对它发生误解。他认为一切科学都必须从描述开始。而描述应包括判断与批判分析。描述应由三个部分组成:①对事实进行描述;②对问题加以解释;③建立系统。与菲舍尔相似,洛赫纳尔也把教育科学视为描述性科学。他指出教育科学研究整个教育现象,从平常的一系列生活现象中力求描述性地把这些教育现象显示出来,作为其特有对象加以考察、理解和解释。它借助先前已作出的、暂时性的概念来把握、观察和解说从实际中提出来的一定片断。因此,它是一种现象学学科或者说是用独特的语义来说明的“事实研究”学科,而不是其他。

洛赫纳尔认为,教育离不开社会,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是教育的基础,所以应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说明教育现象。同时,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可以用人类学的方法与原则去把握教育现象。

描述性教育学认为,在教育研究方法上,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搜集不同来源的教育资料并提出假设,然后再按经验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观察与实验是描述性教育科学的两种重要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菲舍尔和洛赫纳尔在教育科学中进行经验研究的主张,在美国经验教育科学研究的推动下,对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五六十年代由于被称为经验研究之父的H.罗特(H.Roth)的种种努力,经验教育学在德国教育学界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