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40页(1887字)

【生卒】: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介绍】:

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

他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据说他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早年继父业,从事雕刻石像工作,后来致力于研究哲学。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他曾三次从军出征,在战争中表现顽强勇敢。

据文献记载,苏格拉底貌不出众,但说话却富于魅力,能吸引听众。他惯于在大街、集市、运动场等公共场所同各种人物谈话,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关于战争、政治、婚姻、友谊、爱情、艺术、歌、宗教等,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他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曾不顾众人的反对,否决过对6位将军的不正义的判决。雅典的民主派政权被推翻后,出现了“三十僭主”的统治,他曾拒绝和他们合作。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时,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在狱中饮鸩而死。当时有人将他看作是智者,但他自认为不是智者,而是爱智者。

某些智者是以各种虚假的知识教授青年,而他所要寻求的则是真正的知识。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着作。

关于他的学说,主要是依据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着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心灵的转向。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意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苏格拉底早年也研究过自然哲学,后来研究阿那克萨戈拉的“奴斯”,但他在解释具体自然现象时又放弃了奴斯,仍用物质作机械的解释。

他要求作“心灵的转向”,即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这样便将哲学从天上降回到人间。他指出,当时许多自认为最有知识的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经不起诘难讨论的。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企图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要把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这就不能求诣自然界,而要这求于己,研究自我。

(2)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明朗起来。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苏格拉底已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精神实体。

他认为,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肉体是“多”,它是可以聚合和分解的;但灵魂是“一”,是单一的东西,它没有部分,不能分散,因而也无所谓聚合,所以灵魂不会生灭,它永恒存在。而这种单一性的东西,不是物质性的“原子”,而是精神性的实体。

(3)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界的研究,企图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曾反驳过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但“真理”却只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但“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诸如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等等。对话者都以这种和那种具体的事例来回答,都被苏格拉底所否定。他说,我不是要你回答这一种美或者那一种美,而是要你说明美之所以为美,即美自身。

苏格拉底所寻求的这种“美自身”、“正义自身”,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4)精神助产术和揭露概念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知识是可教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心灵先天具有的,先天具有的知识并不等于就是现成的,人们不能一下子就意识到这种先天具有的知识,所以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启发,也就是“教育”。

他认为这种教育只是把别人先天具有的、潜在的知识诱发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称自己是知识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这种理论,直接发展为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回忆说”,成为后来唯心主义“天赋观念”说的先导。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主要表现在他经常采用问答法,通过诘难的形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承认其无知。在诘难中,苏格拉底本人并不给予正面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法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上一篇:苏非派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