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理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68页(1628字)

音译“尼夜耶派”。

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之一。创始人为乔答摩(约1世纪)。

正理派的形成与早期婆罗门教祭祀仪式规定的辩论与推理有一定关系。弥曼差派、佛教、耆那教的一些较早的典籍及史《摩诃婆罗多》中都曾提及与正理派学说有关的辩论方法和推理规则等方面的问题。

正理派的根本经典是乔答摩的《正理经》。现存《正理经》由于其中包含着后人加入的成分,约在3至4世纪定型。

《正理经》之后,正理派的主要典籍是对《正理经》的注与复注等。其中主要的有:筏蹉衍那(Vātsyāna,约4至5世纪)的《正理经疏》(Nyāyasūūtra-bhāsya)、乌地耶得迦罗(Uddyotakara,6世纪)的《正理评释》(Nyāya-vāthika)、婆察斯巴蒂·弥尸罗(Vācaspti mi ra,9世纪)的《正理评释真义疏》(N·-V·-tatparya-tika)、乌德衍那(Udayana,10世纪)的《正理评释真义疏详解》(N·-V·-tātparyaparisuddhi)和《正理花束》(N·-kusuma jali)等等。

根据《正理经》及其注与复注,正理派把“十六谛”(量、所量、疑、动机、实例、宗义、论式、思择、决了、论议、论诤、坏义、似因、曲解、倒难、堕负)作为其学说的基本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正理派广泛地探讨了认识论、逻辑学、本体论、宗教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正理派极为重视以正确的方式或方法来认识世间事物,认为“所谓正理就是借助量来考察对象”。把量分为四种:现量,指知觉;比量,指推理,分为“有前”(从因推果)、“有余”(从果推因)、“平等”(同类推理)三种;譬喻量,指根据未知物与已知物的相似来认识未知物;声量,指可信赖之人的言教,有可见物之声量和不可见物之声量两种。

正理派在逻辑学方面的重要建树是确立了“五支论式”的推论方法(在正理派形成之前或同时,印度思想界曾有“十支论式”的逻辑理论),认为推论形式由宗(命题)、因(理由)、喻(实例或例证,分同、异两种)、合(应用)、结(结论)五部分组成。此外,正理派还对推理中的错误和辩论失败的原因作了极为细致的分析。论述了五种似因、三种曲解、二十四种倒难和二十二种堕负。在分析认识对象(所量,包括我、身、根、境、觉、意、业、过失、再生、果报、苦、解脱)时,正理派表明了他们在自然观和宗教伦理方面的思想。正理派承认原子(anu)的存在,其解释与胜论派大致相似。关于断灭轮回、达到解脱的问题,正理派提出应防止欲求的过失,消除虚妄的认识,而根本的办法则是认识十六谛和进行瑜伽等。

在分析事物产生的原因时,还提到了神。

12世纪前后,新正理派形成。同时,正理派也开始与胜论派相混合。

新正理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甘格霞。他着有《真理如意珠》(Tattvacintāmani)。新正理派在理论上侧重研究认识论与逻辑学问题,尤其注重对形式逻辑的细致分析。

正理派与胜论派混合之后出现的较重要的着作有:筏罗达拉贾(Varadarāja,12世纪)的《思择之守》(Tārkikaraksā)、凯沙筏·弥尸罗(Kesava mis’ra,13世纪)的《思择叙述》(Tarkabhāsā)和阿难跋陀(Annam Bhatt,16世纪)的《思择纲要》(Tarkasamgraha)等等。

在印度18和19世纪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正理派仍有一定影响。一些印度近代逻辑学家,如波达斯(Bodas),把正理派等的逻辑理论与欧洲的逻辑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正理派的学说在古代随佛教传入中国,汉、藏佛典中有不少分散的记述。

上一篇:郑道传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