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第173页(477字)

官名。①始于战国,掌山海池泽之税,供国君享用。秦汉沿置,为九卿之一。凡供应皇帝生活物资、服务于宫廷之官吏,大都为其属官。西汉王莽改少府为共工东汉称少府卿。魏、晋以后设殿中监,与少府并立,宫廷事务皆统于殿中监,少府则专掌工艺制造及钱币之事,秦、汉少府之职遂分为二。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改少府为太府卿,北齐置太府寺为其官署。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分太府寺置少府监,设监及少监,领尚方、织染等署。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置少府监,掌百工技巧之事。高宗朔二年(662)改称内府监,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更名尚书监,均旋复旧称少府监。置监、少监等官,领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五署及诸冶、铸钱、互市等监。宋代初年,少府监置判监事一人。神宗改革官制,始置监、少监等。元代宫廷之事多统于宣徽院,少府若有若无。明代废,前代少府之职分隶于宦官所领之二十衙门。清代则归内务府,故一般以少府为内务大臣之别称。②县尉的别称。唐代称县令为明府,县尉职位比县令低,故称少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上一篇:少林拳 下一篇:日食观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