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简明历史事件辞典》第537页(839字)

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为退出战争获得暂息时机,保存苏维埃政权,被迫签订的对德屈辱条约。

1917年11月8日(公历)列宁在《和平法令》中提出立即就公正、民主的和约进行谈判,终止战争。11月21日、28日外交人民委员部先后照会各交战国政府,建议开始和平谈判。因协约国一直不予理睬。

12月3日阿·越飞率苏俄代表团前往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开始同德国单独谈判。28日双方签订为期28天的停战协定。在第二阶段谈判中,苏俄代表团长托洛茨基提出缔结不割地、不赔款和约建议,德国则提出割占俄国西部1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的苛刻条件,致使谈判一再中断。

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内部围绕是否接受德国条件展开了激烈争论。列宁为首的主和派主张立即签订和约,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坚决反对,托洛茨基则主张“不战不和”,宣布结束战争,让士兵复员,但不签约。2月6日党中央通过了托洛茨基的“不战不和”提案,列宁要求托洛茨基尽量拖延谈判,一旦德国提出最后通牒,必须立即签订和约。2月10日托洛茨基在谈判中宣布苏俄结束对德、奥、土、保战争,全面复员军队,但拒绝签订割地条约。2月18日德军发动进攻,占领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进逼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当天,在列宁及其拥护者坚持和耐心说服下,经过一整天激烈辩论,党中央通过了立即缔结和约的决议。

19日人民委员会急电并派代表通知德国政府同意按德方条件签约。这时德国的全线进攻并未停止,并于21日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由德国占领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的一部分以及全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俄军撤出乌克兰、东安纳托利亚诸省和芬兰,俄国军队立即复员,限俄国在48小时内必须接受条件。

苏俄面临覆灭的危险。

23日党中央经过整天辩论再次通过列宁的提议,立即接受德国的条件。

3月13日齐切林为首的苏俄代表团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同德奥代表签订了正式和约。布列斯特和约对苏俄是十分不幸却又是必要的妥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