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齐美尔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57页(777字)

【生卒】:1859—1919

【介绍】: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学毕业后,入柏林大学学习,188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85——1914年受聘为柏林大学哲学讲师,1914年起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直到1919年9月在该大学逝世。主要着作有:《论社会的区别》(1890)、《伦理学导论》(1892——1893)、《历史哲学问题》(1905年再版)、《叔本华和尼采》(1907)、《社会学:关于团体组织形式的研究》(1908)、《社会学的根本问题》(1917)、《人生观》(1918)等。齐美尔的观点,兼有生命哲学和尼采主义两个因素:一方面认为“生命”形成过程是非理性的,是不断地“超越自己”同时又提出Mebr leben(向更大的“生命”运动的“生命”)和Mehr als leben(向高级状态过渡的“生命”),前者是“生命”在一定的形成阶段表现的形式,如无机界与有机界、家庭、社会等等。后者是“生命”在精神阶段上所达到的“高级”实现,即文化,其中包括宗教、艺术和科学等等。

个人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的真正本质 齐美尔认为,从社会生活的不同材料中,可以分离出各种类型的基本的和不变的形式,如:服从,批准,合同,竞争等。他把国家、教会、社会制度以及其它“客观组织”看作是无数的个体相互间作用的结果,认为社会或集团的真正本质在于个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给予社会以正规性和比较一致性。在《货币哲学》一书中,他把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特点,归因于现代货币经济的性质,把资本主义生活方式首先看成是与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相一致的。认为一切精神的最终来源都要追溯到思想方式和生活标准的特点,而这些方式和标准还只是经济制度,同样是精神文明的真正决定要素。

上一篇:弗洛伊德 下一篇:杜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