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840页(1135字)
【生卒】:1898—1968
【介绍】:
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字寿昌。湖南长沙人。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归国后,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写了大量话剧、歌剧和电影剧本,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郭沫若主持的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在周恩来领导下,组织抗敌演剧队、抗敌宣传队,团结地方戏曲艺人,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投身反美反蒋的爱国民主运动,并创作了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戏剧和电影剧本。建国后,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等职,对新中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文革”期间受“四人帮”迫害而死。
田汉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24年创办了《南国半月刊》,组织了在我国现代文艺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南国社”,成了话剧战线上的一员极为活跃的战将。他在20年代先后写过《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火之跳舞》等十几个话剧,它们是中国话剧荒地上的奇葩,为中国话剧运动开拓了新路;他领导的“南国社”,团结了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和进步的文艺青年,在极恶劣的环境下,惨淡经营,艰苦创业,打开了话剧的新局面;他主办的“南国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话剧运动的骨干,推动了新兴的革命戏剧运动。
田汉是中国话剧创作的浪漫主义传统的开拓者之一。他前期的创作倾向属于积极浪漫主义,1930年以后基本倾向则是革命浪漫主义。不论是《梅雨》、《月光曲》,还是《回春之曲》等,大都一洗前期创作中的感伤色彩,流荡着一种粗犷而震撼人心的革命呼喊,充满了革命理想和对革命的必胜信心,并能把革命理想揉进现实的生活土壤,具有无产阶级的思想内容和革命理想的光彩,显示出革命浪漫主义的新特色。
田汉还非常重视戏曲艺术的改革,1927年主持中华艺术大学文科时,一面提倡话剧,一面从传统戏剧的基础上发展“新歌剧”;抗战爆发后,为动员群众奋起抗敌,他编写了《新雁门关》、《江汉渔歌》、《岳飞》等十几个戏曲剧本。他在戏曲的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此外,田汉还创作一部歌剧《扬子江的暴风雨》,对以后革命歌剧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