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843页(945字)
印度四部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名,用梵语写成。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学问”。这四部吠陀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有人分别译作《赞诵明论》、《歌咏明论》、《祭祀明论》和《禳灾明论》。
四部吠陀中最古老最重要的是《梨俱吠陀》,有诗1028首(除开附录中的11首,仍有1017首),10552节(除开附录11首中的80节外,仍有10472节),4万多句,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它的作者分别标明是一些修道士仙人,这些修道士仙人是传说中的人物,不一定是历史人物。印度传统认为,一个名叫广博(音译毗耶娑)的修道士仙人分类编纂了《梨俱吠陀》和其他三吠陀,而他还是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所以有没有这样一个人物尚属疑问。《梨俱吠陀》中的诗歌反映了印度原始社会末期和阶级开始分化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主要内容既有神话片断(后来的史诗和往世书中的系统神话由此演变和发展而来),也有对自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和加工;既有当时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还有宗教形成之前的一些巫咒和神秘主义的内容。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内容又很抽象,这给后人理解带来了一些困难,有些内容的含义至今仍不清楚。
《娑摩吠陀》共有1800多节诗,其中除了极少部分外,绝大部分取自《梨俱吠陀》。
《夜柔吠陀》分“黑”、“白”两种本子,近2000节诗和散文。
《阿达婆吠陀》比较晚出,有诗700多首,近6000节,主要内容是咒语诗、祈祷诗和祝福诗,与巫术有密切的关系。
四种吠陀中真正称得上诗歌总集的是《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只是《梨俱吠陀》的摘录、解释和发挥。这四种吠陀,特别是《梨俱吠陀》,无论从文学上来说,或从文献历史资料的意义上来说,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和我国的《诗经》一样,都已经进入了经书的行列,甚至成了神圣的宗教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