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苏区辞典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苏区辞典》第107页(781字)

1933年9月底至1934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在赣南、闽西地区反对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的作战。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又坐镇南昌,调集50万兵力,100余架飞机,从东西南北四面向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敌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33个师作为“围剿”军主力,于1933年9月25日开始进攻,28日占领了黎川县城。对于这种情况,中共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却拒绝接受诱国民党军到建泰一带,集中红军主力,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正确意见,而执意坚持“御敌于国门之外”、“不失苏区寸土”的错误方针,继续推行“主动进攻”的军事冒险主义,集中红军主力进攻黎川,结果使红军遭受重大伤亡,被迫后撤。红军在北线进攻受挫后,中共临时中央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11月,“福建事变”爆发后,红军未趁敌抽兵东调之机突进外线,反以主力进攻永丰地区的敌堡垒阵地。蒋介石在解决第十九路军后,于1934年1月对中央苏区重新发动进攻,依托堡垒逐步向苏区腹地压缩。而红军则采用以堡垒对堡垒,以阵地防御相结合的“短促突击”战术与敌拼消耗,不但未能顶住敌人的进攻,反使自己遭受重大损失。4月初,国民党北路军第三路军11个师全力向广昌推进。28日凌晨,红军主力撤离广昌。8月,红军在广昌南部高垴、半桥、万年亭的防御战中给敌以重大伤亡,但仍未阻止敌军的进攻。至9月下旬,中央苏区仅存瑞金、会昌、雩(于)都、宁都、长汀等狭小地区,人力、物力资源也濒临枯竭,中央红军处于十分危急的境地。10月上旬,中革军委开始下达准备突围的一系列命令。随后,红军各部陆续转移。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最终失败。10月21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军主力由信丰、大余之间突围西征。主力红军撤离后,国民党军占领了中央苏区。

上一篇:东方军入闽作战 下一篇:洵口遭遇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