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诗轴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068页(1158字)

【简介】:

淸·王铎书于庚辰(1640)。纸本。行书。凡三行。共五十九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

【赏析】:

王铎的书法“诸体悉备”,其中以“行草爲最”。所书的行书五言排律正文共有四十余字,一气呵成,气势磅礴,神奇浑朴,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王铎的书法艺术风格。其用笔如疾风骤雨、雷鸣电闪,似鹰鹯搏击、快入阵,联绵处,圆润劲健,如绵中裹铁;刚劲处或如巨石堕空,或如长枪大。第一行的下半部“景未残爲心方欲”等七字,引带脉络十分淸楚,线条时断时连,表现出以情性爲上,以豪纵见胜的意境,体现了气势、精神、活力,我们可以看到他极重视传统的学习,深得献之、张旭、怀素、米芾笔法的成就和功力,说明其书以笔爲重,即后人说“神笔王铎”,可谓十分中肯。用墨则涨墨欲滴,一经着纸,墨色淋漓晕化,神迷漓溯,力透纸背,雍容大度,然后一直到渐次于枯。因此通篇浓淡相间,妍润多彩,耐人寻味,如其山水画法一样,皴擦不多,傅以少许淡色,以晕染爲主。如“靑、旧、严、锺”等四字,再如“残、声、别”等三字,则似千年枯藤,遒劲挺拔,犹如老梅着花,闇香浮动。他的字态如衆仙醉后,东倒西歪,但俯仰顾盼,大小错落,奇肆古拙。如“靑、林、别、峦、髴”等五字,特别是“林”字,始笔横空鼎力向右,使右“木”字的竪道有意扭曲做了呼应,简直是有“一木顶千斤”,虽弯曲仍见精神;又急令下面“香”字做调整以补正爲夷。再如“钟声”与“浮别”双双以大小对比,长短造险,最后仍让“浮别”二字归于正直。再察似乎有些字站立不稳的感觉,仿彿东倒西歪,头重脚轻,又奇又险,而且从章法上造成波澜迴旋,富于音乐感。这种安宁与跳宕,不平衡中间求整体稳妥的对立统一,这种着眼于字之结体及章法的参差错落也是王铎法书的一大巧处。布白之疏密开合,纵横得势,常常出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首行上面三个字重心往左偏离,第四、五个字稍正,形成一个小小的波动,第六至九个字稍正但重心向右应救,显出苍郁跌宕的行气变化,使人感到险情横生,几乎不可收拾,只有忐忑不安地满目往下读去,甚至有意激化到顶点,但是又能化险爲夷,力挽狂澜。如:第二竪行的“寂入磵忽然宽”等六字笔锋变化细至毫髮,轻盈奔放,使你不知不觉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段中,刹那间地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入磵忽然宽”的山水田园,让你心旷神怡地观光不暇。作者是有卓绝的天才“应变力”和非凡的“造险力”,使人欲止不能,如乘坐轻舟漂下,顺其酣畅淋漓的笔墨、雄强遒劲的笔力,风行洒脱的行气越过了扬子江心,行到了钱塘江口,令你眼界

顿开,胸臆溢扬,平生快事,难以忘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