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最适度货币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233页(624字)

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的货币区域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固定和浮动汇率制的争议。最先提出者是蒙代尔,以后麦金农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蒙代尔认为,要使弹性汇率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放弃各国的国家货币而采用区域货币。“区域”具有特殊含义,它是指这样一些地区,在区域里,生产要素具有流动性,而在这些区域之外,则不具有流动性。蒙代尔认为,每一个这样的区域都应该组成一个货币区,这种货币区就构成所谓“最适度货币区”。弹性汇率是不同“最适度货币区”之间的平衡机制,而要素流动则是地区内的平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要各国放弃货币主权,按区域来重新组织货币,是不可能的。蒙代尔承认,只有在出现根本性的政治变动以后,才会有现实的货币重组。此后,麦金农等人从不同侧面修正、补充和进一步阐述了蒙代尔提出的“最适度货币区”概念。他们认为,最适度货币区实际上是由一些彼此间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较为接近,经济政策较为协调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在这样的货币区内,各成员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各种货币的可兑换性。其“最适度性”表现为,这样的货币区能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来达到三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对外收支平衡。这一理论的某些设想同后来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些实际做法相吻合,所以这一理论对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发展是富有启发性的。

上一篇:蠕动钉住 下一篇:欧洲支付同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