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合理货币供给量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17页(1407字)

亦称“最适度货币数量理论”。有关货币供给量的一种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其代表人物主要有M·弗里德曼、G·托利、蒂等。它是货币经济学家将社会最佳状态下的一些标准边际条件运用于货币供给量分析这一特殊问题的结果。其基本观点为:由于货币功能可以由纸币来实现,而纸币的生产成本是与它们的交换价值相分离的,所以,增加实际货币数量的边际成本实际上是零。例如:如果每个人需要增加5%的持有货币,他们的这种希望可以通过所有名义价格都降低5%来实现。很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增加持有货币数量的边际成本为零。而合理的货币供给量则产生于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临界点上。因此可以说,合理货币供给量就是使增加实际货币数量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都等于零的货币供给量。虽然社会可以通过降低总体价格水平从而以零成本增加实际货币余额,但却没有任何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对身处竞争均衡环境的个人来讲,他要增加其货币持有量,就必须出售一些资产,而这些资产的名义利率就是他增加货币持有量的边际成本。因此,只要名义利率为正,就意味着他持有某个实际数量的货币的边际效益仍为正。为鼓励人们持有最适度数量的货币,经济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两种政策措施。一是对货币支付竞争性利息,以使持有货币不承担任何机会成本;二是使价格水平下降率等于实际利率,从而推动名义利率也就是持有货币的私人成本趋向于零。

虽然合理货币供给量理论只适用于法定货币,但类似的结论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货币。例如:要使银行存款的数量达到最佳值,就必须对存款支付竞争性利息,同时还必须使银行自身的储备资产得到竞争性利息,否则银行就会将其储备资产的利息损失当成吸收存款的边际成本的一部分,这样,即使存在竞争性存款利息,也不会形成合理的银行存款数量。

合理货币供给量理论对实际政策的讨论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存在计算困难,对流通中的现钞支付竞争性利息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同样,要将非货币资产的名义利率固定在零值上也是行不通的。而在价格弹性有限的情况下,货币管理当局也难以通过控制通货紧缩率的方式来实现将名义利率长期维持在零值上的愿望。因为通过通货紧缩来增加实际货币余额实际上并非没有成本。在价格上涨或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要实现长期的通货紧缩,就必须降低货币扩张率,而这将很可能引起至少是暂时性的失业增加。而且,通货紧缩过程本身也是有代价的。合理货币供给量理论假定,在一种静态状况下,各种名义价格能以同样的速率持续下降。实际上,在总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各个单个的价格很可能是在离散的时点下降的。在名义价格下降的同时,其相对价格首先有一个不连续的下降过程,随后还会连续上升,接着又是一个不连续的下降过程。在波动性的通货膨胀过程中,相对价格的随机性会不断增强,从而导致价格的信息功能丧失,并进而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而在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成本。

合理货币供给量理论基本上是瓦尔拉斯非货币均衡体系中的福利定理在一个货币交换体系中的直接转换。因此,根据福利定理,合理货币供给量理论很自然地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视为一个无成本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扭曲的代价沉重的过程。这是该理论的主要缺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