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166页(437字)

中国和汉族的古称。

分称“华”和“夏”,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

古时将华夏与蛮夷戎狄对举,以文化和族类作为区分的标准。上古时期中国境内分布许多氏族部落。

距今四五千年时西北部的黄帝打败九黎族炎帝族,进入中原。黄帝及后代、禹统一融合了苗、黎、夷、蛮诸族,与炎帝族、夷族组成联盟,在黄河中游两岸繁衍。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他部落长期相处、融合、同化,逐渐形成华夏族。华夏族的形成,另有原始社会、商代中期、西周中期、东周初期、春秋时期、战国中后期诸说。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相互兼并,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联系。

氐、羌、巴、蜀、滇、羯、濮、苗、越等族或融合于华夏,或发展为新的族体。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了以华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代以后华夏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成分,人口繁衍,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上一篇:市易法 下一篇:常平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