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294页(530字)

中医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方法。

《周礼·天官》上有关于“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的记载,参即是切脉。古代脉诊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扁鹊。《史记·扁鹊列传》谓“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切脉的发明,对后世医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汉淳于意的《诊笈》中记载十九种脉象。东汉涪翁着有《诊脉法》。

脉法的具体记载,首先见于《内经》,对于脉诊的部位、脉的变化、尺肤和色脉均有较详细的描述。《难经》将《内经》的三部九候解释为气口部位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又有浮、中、沉三候。

张仲景确定脉证合参、脉证并重的原则,脉诊方法集中在“气口”一处诊脉,并提出把脉象分为阴阳两大类。西晋王叔和总结前人成就,编纂《脉经》一书,是现存最早的论脉专书。记载二十四种脉象的状态和所反映的病变,并规定了寸关尺三部脉和各脏腑的关系,基本上固定了中医的脉诊方法。宋代部分医家为推广脉法,阐明脉象,曾绘制脉象图,如许叔微的《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

施发着的《察病指南》,绘有三十三个图像,对后人学习脉诊有一定启发。明代李时珍着《濒湖脉学》,分述二十七种脉的不同形状和主病,简明易懂,并以歌诀形式描述,流传很广。

上一篇:经络学说 下一篇:针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