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要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8页(845字)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种种因素、条件的依赖、指向和需求。
从内容上看,它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高低不同层次看,它包括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
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本质的不同。动物只是单纯的摄取自然界产生的各种东西来满足自己的肉体需要;人则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改变外部世界,创造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因此,人的需要是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产生的。它的内容和满足的方式不仅为物质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而且受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体系制约。可见,人的需要的本质是社会性质的,由肉体组织产生的需要只是它的自然基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又不断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各阶级的经济地位不同,政治态度多异,文化状况有别,因而各阶级的需要也多不相同,具体表现为利益多不相同和相互对抗。
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需要,是靠通过限制和牺牲大多数劳动群众的需要来满足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阶级对抗的消失,人们之间不同的需要一般地说不再表现为利益的对抗,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将在生产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日益协调地得到发展和满足。
人的需要对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呢?从古代起,需要就被看作是驱使人们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甚至认为,人的肉体“需要”是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
但是,他们都没有对人的需要作出科学的分析,也没有正确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现实的、具体的需要是推动人们积极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改造世界活动的源泉。但是它不能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因,因为它本身还要由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来说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