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起义
书籍:社会历史观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91页(562字)
奴隶阶级为反抗奴隶主阶级统治而爆发的武装斗争,是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
在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不断激起奴隶的反抗,并形成规模愈来愈大的起义。公元前494年在阿尔戈斯、公元前464在斯巴达、公元前414年在锡拉库茨、公元前209-前207年在中国公元前137-前132年和公元前104-前99年在西西里岛、公元前132-前129年在小亚细亚、公元前108-前107年在搏斯波尔国,都发生过大规模的奴隶起义。
公元前73-前71年,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大大震撼了罗马帝国。奴隶起义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奴隶制本身,但也有一些奴隶起义提出了更广泛的目标。
奴隶在武装斗争中显示了人民群众在军事上的创造性。有些奴隶起义发展成大规模的战争(如公元前5世纪的第三次麦西尼亚战争,攸努斯、阿里斯多尼克、斯巴达克等领导的起义),其特点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起义者时常连续数年控制着一国的某些城市或地区(如德里马克、攸努斯、斯巴达克等领导的起义)。然而,尽管他们顽强斗争,起义却终归失败。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明确的斗争目标和对社会进行革命性改造的计划,未能建立起领导斗争的政党。
但是,每次奴隶起义严重地动摇了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加速了奴隶制度的崩溃,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上一篇:奴隶主专政国家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